8月8日,随着最后一节钢箱梁顺利吊装,由铁四院设计的粤港澳大湾区重点交通工程——广州南沙港铁路西江特大桥完成精准合龙,为南沙港铁路全线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西江特大桥位于广东佛山市和江门市交界处,是一座双塔双索面钢箱混合梁斜拉桥,全长1117.5米,主跨600米,为目前世界双线货运铁路建设史上同类型结构跨度最大的斜拉桥。两座桥塔分别高208米、200米,相当于60多层楼高,可抵御12级台风,是西江江面上名副其实的”大高个”。
作为货运铁路混合梁斜拉桥“世界第一跨”,西江特大桥面临“三大挑战”,具有“三大特点”,实现了“三个首次”。铁四院设计团队围绕工程项目开展课题研究3项,发表论文10篇,获得专利10余项,完成了目前世界双线货运铁路史上同类型结构桥梁跨度的突破。
三大挑战
跨度大——主跨跨径600米,是目前世界上双线货运铁路建设史上同类型结构跨度最大的斜拉桥。
桥塔高——桥塔高208米,相当于60多层楼高,设计需抵御12级台风、9级地震以及10万吨级船舶的撞击。
航道环境复杂——西江水道为珠江水系干流之一,属一级航道,航运量居第二位,仅次于长江,通航水域繁忙。
三大特点
采用混合梁斜拉桥结构体系,主跨采用钢梁,具有较大的跨越能力;边跨采用混凝土梁,既起到很好的锚固作用,提高结构的刚度,又减少用钢量,提高经济性。
采用非对称布置混合梁斜拉桥,包括边跨、结合段、斜拉索以及约束体系的非对称,结构布置合理。
开展结构刚度合理性研究,整体竖向挠跨比控制不小于1/500L,横向控制不小1/2000L,是国内双线大跨度铁路桥梁刚度的重大突破。
三个首次
首次在铁路斜拉桥索塔锚固区采用新型钢锚梁技术,适应铁路活载大的特点。
首次在铁路斜拉桥上采用复合不锈钢桥面板。
首次采用具有排水功能的新型正交异性桥面板结构,解决水源保护区钢箱梁排水问题。
南沙港铁路是珠三角西部货运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首条进入广州南沙自贸区的货运铁路。正线全长约88公里,设计时速120公里,贯穿江门、中山、佛山以及广州四座城市。沿线有主跨600m的西江斜拉桥(本桥)、主跨230m小榄水道系杆拱桥、主跨175m鸡鸦水道公铁合建连续钢桁梁桥、主跨2x360m的洪奇沥钢桁梁柔性拱桥、主跨448m的龙穴南斜拉桥等多座大跨度复杂桥梁,堪称“大跨度铁路桥梁博物馆”。
作为南沙港铁路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之一,本次西江特大桥的顺利合龙,预示着“桥梁博物馆”开馆在即,南沙港铁路建成通车指日可待,届时南沙港集装箱班列将直达欧洲,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推动珠江流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商贸往来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