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7 | 网站首页 | 返回旧版
用户名 密码 新用户注册 |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实验室』城轨列控国家工程实验室通过验收:具有开创性、示范性和引领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8-18  来源:交控科技  浏览次数:667

2020年8月14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通信与运行控制国家工程实验室”(以下简称“国家工程实验室”)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



实验室工作及成果得到充分肯定


国家工程实验室是由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交控科技”)牵头,采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联合北京交通大学(简称“北京交大”)、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建管公司”)、北京地铁车辆装备有限公司(简称“京车公司”)共同建设完成。该实验室针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等持续改进能力不足,智能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在国家和北京市发改委指导下,在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等各级单位支持下,围绕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安全保障与运输效率提高的迫切需求,建设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通信与运行控制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平台,旨在支撑我国城轨行业安全可靠、高效便捷发展。


参与验收工作的相关专家及领导,先后来到位于交控科技的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地铁燕房线等地进行实地考察、验收。相关专家及领导详细听取了项目组人员的介绍,对国家工程实验室科研、成果转化等相关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专家组一致认为,国家工程实验室瞄准城市轨道交通自主化列控装备战略任务和重大技术难题,突破了六项制约城轨列控自主化创新“卡脖子”关键技术,构建了面向城市轨道交通的列控系统代际体系,具有开创性、示范性和引领性。该项目已完成各项预期指标,符合验收要求及条件,同意通过验收。


协同攻关  填补国内轨道交通列控领域技术空白


在建设及运行的四年时间里,国家工程实验室实施“产学研用”协同的团队建设管理机制,依托交控科技在企业管理、科技创新、市场拓展、资本合作等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北京交大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建管公司在技术示范应用、建设经验,京车公司在车辆接口、系统测试等方面的优势,优势互补,强强联合。


这一机制让国家工程实验室结出了丰硕的成果,研发出众多国内轨道交通列控领域先进技术,并同步将研发成果成功转化落地。CBTC技术方面,攻克纵向兼容的车载安全控制系统的成套技术,填补行业的空白,同时实现资源优化,降低列车牵引能耗,现已在50多条线路上进行了工程化应用。互联互通技术方面,国际上首次成功攻克互联互通系统的世界性难题,首次编制完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互联互通系统系列标准,填补了我国该领域的空白,形成了标准的CBTC互联互通产业链,并首次成功应用在重庆互联互通国家示范工程。全自动运行技术方面,首次自主研发了列车无人驾驶技术,创建了版FAO技术体系,填补了国内FAO自主技术空白,并首次成功应用于北京地铁燕房线全自动运行系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工程,成为国内全自动运行线路建设的标杆。


为我国城轨技术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国家工程实验室通过重点建设全生命周期安全设计保障平台、ATP/ATO设备研发平台、地车通信信息传输设备研发平台、以行车为核心的综合调度指挥研发平台、面向最小系统的集成试验验证平台和基于大数据的运维及培训设备平台等六大平台,构建了城轨列控领域“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测试验证-示范应用”的全生命周期成果转化创新路径,打通了应用研究成果向工程技术转化的有效渠道,为我国城轨行业发展向更高层次创新发展打造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城轨行业技术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项目技术创新和成果落地的同时,国家工程实验室还打造了一支城市轨道交通重点领域的创新团队,为我国轨道交通创新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确保技术创新的可持续性。


国家工程实验室通过四年的建设,已成为产业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支撑平台。当前我国正处于交通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未来,国家工程实验室将继续围绕国家战略《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及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的现代化轨道交通体系重大战略需求,坚持自主创新的技术路线,围绕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大力应用新技术革命成果并与城轨交通深度融合,进一步攻克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城轨交通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强力助推交通强国建设!

 
 


Tel:(网站)021-51603532;(会议)021- 51603528 51603599;(报告、手机报) 021-51603532;(定制)13482147664;Fax:021-51603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