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0 | 网站首页 | 返回旧版
用户名 密码 新用户注册 |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福厦高铁』跨杭深铁路转体桥成功转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9-25  来源:东南早报  浏览次数:392

9月23日23时35分,随着现场总指挥一声令下,位于厦门境内的西溪特大桥转体桥以每分钟1米的速度顺时针方向缓缓转动,经过1小时53分钟的紧张施工,福厦高铁西溪特大桥跨越杭深铁路转体桥成功转体,这是目前我国同类型高铁转体桥跨度最长、吨位最重的连续梁转体工程。


此次实施转体的是福厦高铁西溪特大桥68、69号桥墩。由于下方需要跨越我国铁路运输最繁忙干线之一的杭深铁路,平均5分钟就有一辆列车驶过,直接在其上方施工难度大、风险高。为了不影响现有铁路正常运行,在业主单位东南沿海铁路福建有限责任公司的精心指导下,施工单位中铁四局采用目前国内先进的跨铁路施工技术转体桥工艺,采取“先建后转”的施工方法,即先在杭深铁路两侧空地进行施工,待桥梁上部结构完成后再进行转体跨越,有效降低了施工风险。


福厦高铁西溪特大桥跨越杭深铁路转体桥采用双幅同步转体施工,两个转体桥顺时针转体24度和21.1度,单个转体桥长168米,相当于54层楼高,重19000吨,双幅重38000吨,等同于两艘轻型航母的重量,为我国同类型跨度最长、吨位最重的连续梁转体工程。


西溪特大桥68、69号主墩采用圆端形双肢薄壁墩,在全国高铁转体桥主墩施工中尚属首例,填补了高铁转体桥双肢薄壁墩施工的技术空白。作为全国罕见的高铁双幅大T构转体梁结构,中铁四局利用BIM技术,对桩基、球铰、下部结构、上部结构等施工过程进行模拟施工,保证转体的球铰安装、牵引系统、支座反力系统、转体施工等一系列施工工序精准完工。同时,在转体梁施工过程中采用智能化实时可视监控系统,实时监控转体梁关键截面应力、桥端位移、转体速度、空间位置、风速风力、牵引力等相关参数,实时掌握转体梁工作状态,大大提高了转体施工安全性。


西溪特大桥跨越杭深铁路转体桥成功转体,打通了福厦高铁西溪特大桥往福州方向的架梁通道,为实现福厦高铁2022年开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建福州至厦门铁路是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重点工程,也是全国首条跨海高铁,北起福州市,途经莆田市、泉州市,南至厦门市和漳州市,线路全长277.4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福厦高铁建成通车后,将缩短福州、厦门、泉州、漳州之间的时空距离,厦榕将形成1小时交通圈,厦漳泉将形成半小时交通圈,推进海西城市群快速发展。

 
 


Tel:(网站)021-51603532;(会议)021- 51603528 51603599;(报告、手机报) 021-51603532;(定制)13482147664;Fax:021-51603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