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规定,现将《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三号线东延段工程(番禺广场~海傍)环境影响报告书》、《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十号线工程(石牌桥-西朗)环境影响报告书》全本进行公示,以便了解社会公众对本项目的态度及对本项目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项目概况
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东延段工程(番禺广场~海傍)西起已开通运营的三号线番禺广场站,沿亚运大道(原清河东路)向东延伸,止于亚运城媒体中心南侧,线路全长9.58公里,全部采用地下敷设方式,共设4座车站,其中换乘站1座,设停车场一处,为广州新城停车场。控制中心在既有大石控制中心基础上扩容;利用既有的金山主变供电。本线采用6辆编组B型车,列车最高运行速度120km/h。
十号线工程(石牌桥-西朗)起于三号线支线的石牌桥站,经天河商业中心、五羊新城、北京路文化核心区、东沙医药港、广钢新城等区域,止于西朗站,线路快速连接天河客运站与广钢新城、西朗等外围区域,沿线串联天河区、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全长19.4km,均为地下敷设方式。全线共设车站14座,车辆段1处,为广钢新城车辆段。十号线工程(石牌桥-西朗)工程利用现有坑口主变电所(与一号线共享)。控制中心依托既有大石控制中心,不再新建。本线采用6辆编组B型车,最高运行速度80km/h。
主要结论
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三号线东延段工程的建设对区域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有利于缓解区域交通压力,虽然本工程实施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但是在采取本报告提出的减振、降噪等一系列措施后,其环境的负面影响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减缓。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工程建设是可行的。
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十号线工程(石牌桥~西朗)的建设符合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及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要求;是支持广佛同城化建设,实现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支持“中调、西联”发展战略的需要;是完善轨道交通网络,改善居住环境,促进社会经济一体发展的需要;是发展绿色交通、实现可持续发展、创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本工程的实施将不可避免地对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在采取本报告提出的减振、降噪及废气、污水、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等一系列防治措施,并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的前提下,其环境的负面影响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减缓,沿线绝大部分公众支持本项目的建设。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工程建设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