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0日,为期三天的《城市轨道交通云平台构建技术规范》等5项团体标准(以下简称:《规范》)第一期宣贯培训研讨班开幕,研读城轨云技术规范、分享城轨云实践案例、研讨城轨云发展趋势、凝聚城轨云建设共识、推进智慧城轨高质量发展。
协会专家学术委执行副主任仲建华、李中浩副主任、韩宝明秘书长,太原市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白晓平、总经理刘建文,太原市轨道交通建设服务中心总工程师宋立新,成都轨道交通集团副总工程师苟明中,绍兴市轨道交通集团党委副书记李国荣、总工程师卢慈荣,南京地铁集团副总工程师杨树才、信息中心主任杨旭,陕西城际铁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杨新文等领导以及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26个城市157家单位的轨道交通设计、科研、建设、运营以及厂商等450多位参培学员参加了会议。开幕式由李中浩同志主持。
2020年3月12日,协会发布了《智慧城轨发展纲要》,《纲要》提出了智慧城轨建设的指导思想,阐述了智慧城轨的标志和内涵,描绘了智慧城轨建设的“1 8 1 1”蓝图,明确了“两步走”总体目标和10大具体目标,构建了智慧城轨的8大重点体系,制定了“两手抓”实施策略、4条工作路径和7个保障措施,细化了29项主要评价指标和21项示范工程。城轨云是支撑智慧城轨发展的基础,是智慧城轨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协会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建立了由一个总体规范、三个技术规范、五个关键技术规范和两个实用规范组成的“1 3 5 2”智慧城轨技术规范体系,得到业界普遍认可和肯定。赋予总体规范和技术规范的“1-3”两套规范2019年7月发布,填补了信息化标准在城轨行业的空白,引领了城轨行业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升级换代。“3”个技术规范被工信部评为“百部示范规范”。5个关键技术规范于2020年10月19日发布,今年3月1日正式实施。两个实用规范正在编制中预计今年底前发布。
城市轨道交通云平台5个关键技术系列规范由协会专家学术委牵头,地铁公司、设计院和系统供应商4个方面、98个单位260多位专家编写,是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智慧的结晶,具有很强的普适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并经过了实践的检验。
仲建华在开班讲话中对《规范》的编制给予了高度肯定。他表示,智慧城轨建设呈现良好态势。前期“13531”城轨信息化总体架构研究的基础,《纲要》的引领,“1352”城轨云标准体系的设计,智慧城轨先行示范工程的成功,带动了城轨行业的信息技术进步和数字化转型升级,为城轨行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仲建华的讲话中提出要扎实推进《城轨云规范》体系的宣贯和执行。要在全行业达成共识,统一思想,多措并举,齐抓共管,持之以恒,切实将《规范》作为城轨交通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性纲领,共同推进《规范》的贯彻落实,在城轨信息化系列规范的指导下,强力推进城轨信息化建设。
太原市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白晓平为大会致辞,他指出,标准的城轨云平台已经在太原正式落地,运行稳定、效果良好。太原城轨云的建设充分利用了“赶上了高质量发展期”的禀赋条件,发挥“没有包袱、没有负担,一张白纸好绘图”的后发优势,在《纲要》的引领下,最终形成了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1231”发展战略,全面实施“CFBPSA”行动计划。目标就以“绿色地铁、人文地铁、智慧地铁”为理念,高起点、高标准将太原地铁2号线,也是山西省的首条线路、全国的第338条线路,打造成一条“338”精品工程。坚持生态优先,着力建设绿色地铁。坚持文化赋能,着力建设人文地铁。坚持人才为上,着力吸引四方贤达。
为使业界更好地学习、理解、应用和执行本规范,本次宣贯会特别邀请了《规范》指导单位专家学术委驻会委员、协会智慧城轨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邢智明作《规范》总体说明的演讲。太原市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机电设备部部长郭建伟、呼和浩特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信息中心主任孟伟君、新华三集团解决方案业务部总经理王君菠、上海富欣智能交通控制有限公司副总工/CBTC产品总监陈丽君、深信服轨道交通事业部运营总监兼网络安全高级专家马涛、北京城建智控科技有限公司高级产品经理张东东、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城铁开发部部长吴英帅等作为演讲嘉宾分享实践经验案例、探讨技术发展趋势、释惑城轨云建设难点和要点。
城市轨道交通云平台5个关键技术系列规范分别是《城市轨道交通云平台构建技术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大数据平台技术规范》、《城市轨道交通云平台网络架构技术规范》、《城市轨道交通云平台网络安全技术规范》和《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运营指挥中心系统技术规范》。5个规范既相对独立功能清晰,又浑然一体统筹布局。分别邀请了5家主编单位专家代表授课讲解,19名编制组核心骨干作为助讲专家参与互动交流环节。
会上,专家、嘉宾和与会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互动,就城轨云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方面的实践以及技术发展趋势等,开启了思想盛筵。
据悉,4月22日,宣贯培训班将组织太原标准城轨云应用现场会,参观太原地铁控制中心,以及关键技术分组深入研讨。
4月23日,宣贯培训班将为培训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城市轨道交通云平台构建技术规范》等5项城轨云关键技术规范宣贯培训班暨标准城轨云应用现场会讲话
仲建华
(2021年4月21日)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
在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深入贯彻《智慧城轨发展纲要》、全力推进城轨云建设的形势下,来自全国城轨行业的300多位领导和技术人员齐聚九朝古都、龙兴之地--美丽的太原市,举办第一期《城市轨道交通云平台构建技术规范》等5项团体标准宣贯培训班,研读城轨云关键技术规范、分享标准城轨云应用成功案例、研讨城轨云发展趋势、凝聚城轨云建设共识、推进智慧城轨高质量发展。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首先是智慧城轨建设呈现良好态势:
1.城轨交通建设运营成绩斐然。截止2020年底,内地累计有45个城市开通城轨交通运营线路236条,总里程7978.19公里,车站4815座。十三五新增4360公里,872公里/年,总投资规模达到了2.9万亿元。2021年3月份,开行列车299万列次,完成客运量21.7亿人次,进站量13.3亿人次。
2.智慧城轨建设蓬勃发展。自去年3月,《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发布,作为城轨交通行业今后一个时期(2020 年-2035年)智慧城轨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引起了业界热烈反响和共鸣,呈现出以智慧城轨建设助推交通强国建设新局面。一是宣贯《纲要》。协会领导带头宣讲解读《纲要》,协会专家学术委在多种场合,采取多种形式举办20多次专题宣贯,4月初,我们给中咨公司交通业务部全体开了一次讲座。各地城轨业主单位召开会议学习《纲要》;领导带队参加落实《纲要》城轨云规范培训班。二是落实《纲要》。北京地铁运营公司启动首都智慧地铁战略发展及十四五规划研究;上海、天津、重庆、成都、南京、郑州、太原、哈尔滨、贵阳、厦门等20多个城轨业主相继完成智慧城轨发展规划编制。深圳应智慧城轨建设和四网融合发展的形势,超前谋划,研究提升AFC的系统功能,完善清分中心(ACC)运营管理、新线接入和清分细则等。
3.示范工程建设初显成效。燕房线全自动运行(FAO)顺利建成投入运营,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重庆轨道交通CBTC互联互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青岛列车自主运行系统和上海智能运维等示范工程进展顺利;上海召开智能综合运维论坛,推动《纲要》智能运维安全体系落地;广州、上海、南京、深圳、哈尔滨等城市都在开展智慧车站建设。呼和浩特轨道公司基于城轨云的运营系统顺利投产,“城市轨道交通云平台创新研究与应用”通过协会专家学术委科技成果评价,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开创性、示范性和引领性十分显著。武汉示范工程历经周折,已步入正常建设流程,前景可期。
4.城轨云建设呈燎原态势。继呼和浩特城轨云试点工程2019年12月29日顺利投入运营。2020年12月26日,承载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城轨云在太原投产。12月20日,协会专家学术委组织专家委员赴太原地铁调研城轨云平台。太原地铁2号线是国内首条承载于云平台的全自动运行线路,是按照协会颁布的城轨云平台系列规范进行设计和建设的,是《智慧城轨发展纲要》的重要实践。目前,全国城轨行业已有19个城市启动招标,并有多家城轨企业跃跃欲试。北京全面推行互联互通全自动运行制式,在三期指挥中心推行标准化城轨云;深圳地铁落实《纲要》精神,按城轨云技术规范建设二期线网指挥中心、以21号线为基础的综合智能试验线及后续信息系统;西安、济南、常州、贵阳、宁波、合肥、南宁和无锡都在积极落实《纲要》,推进标准城轨云建设;雄安快线网信息化方案通过评审。
5.城轨云标准体系建设扎实稳步推进。“1352”体系得到业界普遍认可和肯定,赋予总体规范和技术规范的“1-3”两套规范2019年7月发布,填补了信息化标准在城轨行业的空白,引领了城轨行业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升级换代,呼和地铁的成功应用,开创了城轨行业的云计算元年,举办两期宣贯培训班,参培人员500多人,“3”个技术规范被工信部评为“百部示范规范”。2020年10月协会发布“5”个关键技术规范,使城轨行业标准规范更加先进、更加可靠。相继开展的《设计规范》和《大数据规范》“2”个实用规范研究编制,将使云标准体系更加实用、更加高效。
6.智慧城轨先行示范工程的先进性、安全性、经济性得到初步显现。在包会长亲自组织下,对北京、重庆、上海、广州、深圳、呼和浩特和太原等轨道公司5类先行示范工程8个项目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初步分析表明: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成效明显。“智慧城轨比传统城轨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将主导城轨交通高质量发展。值得期待。”并上报国家发改委等部委、下发会员单位。
7.城轨云产业链、人才队伍基本形成。参加系列规范编制的主要单位在城轨云建设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设计院在智慧城轨和标准城轨云建设中发挥了引领作用,设计团队的北京城建院、铁三、铁四、铁二、铁一、铁六院等单位,云平台建设的华为、新华三等,网络安全的启明星辰、深信服等,项目集成的交控(呼和)、智控(太原)等均有业绩和贡献。参加多领域、多专业、多年龄结构的人才队伍初步建成,掌握城轨云领域的相关技术的高素质人才济济,支撑智慧城轨建设行稳致远。
总之,前期“13531”城轨信息化总体架构研究的基础,《纲要》的引领,“1352”城轨云标准体系的设计,智慧城轨先行示范工程的成功,带动了城轨行业的信息技术进步和数字化转型升级,为城轨行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取得这样的成果,主要是得益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协会领导的高度重视。二是参编单位的鼎力支持。三是编制人员的共同努力。
其次是扎实推进《城轨云规范》体系的宣贯和执行。
《规范》的发布实施,在填补城轨交通信息化专业规范空白的同时,也开启城轨交通信息化进入标准化建设、规范化运营的新征程。要在全行业达成共识,统一思想,多措并举,齐抓共管,持之以恒,切实将《规范》作为城轨交通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性纲领,共同推进《规范》的贯彻落实,在城轨信息化系列规范的指导下,强力推进城轨信息化建设。
1.进一步统一规范引领建设的共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序发展后患难免。城轨云“1-3-5-2”规范体系是写入《智慧城轨发展纲要》的重要技术标准体系之一,要镜头不换,目标不变,持之以恒的全面贯彻落实。前期发布的“1-3”规范和两次解读培训以及“5”个关键技术规范,在城轨云建设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全行业尤其是城轨企业的主要领导,要提高城轨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规范引导重要性的认识,从推进城轨企业高质量发展和为人民创造福祉的高度,锲而不舍地坚持自主创新的技术路线,在技术规范的指导下,围绕重点任务,凝心聚力,为城轨信息化的目标共同努力。
2.继续做好《规范》体系的宣贯培训工作。统一的城轨信息化规范,是使城轨行业信息化建设有序推进的重要抓手。这次对“5”个关键技术规范的解读,就是继前期发布的规范的基础上继续做好宣贯培训工作。设计院所、城轨企业、系统供应商等相关单位,要在规划设计、运营生产、系统研发等领域全面学习贯彻。一是实施的建设范围上, 新建城轨城市、新建城轨线路要落实《规范》要求,采用城轨云体系架构和网络安全设计。既有城轨城市和既有城轨线路要利用设备更新改造等机会,做好以《规范》为指导的总体设计,搭建城轨云平台,随线路更新改造进程逐步迁移到云平台。二是在实施的业务领域上,要在建设一个城轨云的基础上,将运营生产系统先行纳入云平台,开启以《规范》为指导,以城轨云为基础的信息化建设新模式。
3.“扶上马”、“送一程”,做好“5”个关键技术规范的解读和培训。“5”个关键技术规范是对“1-3”规范的细化补充和关键技术的深化研究,是“1-3”规范发布以来,对原始创新的局限、应用需求的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等因素的有效应对,是对《规范》实施中的适应性、个性化等要求的新举措。因此,协会要求编制单位要“扶上马”、“送一程”,城轨云规范发布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深刻理解、消化应用仍有很多工作要做,在借鉴上位规范培训经验的基础上,“5”个关键技术规范的编制单位和主编者,为城轨云关键技术应用、为这次培训班提供高质量的解读教材,并要求前期研究的技术副组长单位的专家参加研讨和辅导,力求将规范的内涵和要点讲清、说透,让参加学习的同志学懂、理解。切实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在城轨云规范体系指导下,推进智慧城轨建设扎实、有序、健康开展。
4.坚持借鉴和纳新融合发展。以城轨云系列规范指导建设的呼和浩特和太原城轨云平台,支撑了两个地铁公司的运营,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此次会议安排了经验交流和现场观摩。并安排了新华三、深信服、城建智控、上海富欣智控和中车大连机车车辆等单位云计算技术、网络安全、全自动运行及系统集成等技术发展趋势讲座,希望能在学习城轨云建设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得到借鉴,在探索新技术发展的趋势中得到启迪,推进智慧城轨建设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5.全力推进以《规范》为指导的城轨云建设。以城轨云是智慧城轨建设重要的基础设施,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要举全行业之力,齐抓共干,协同推进。一是充分发挥城轨业主采用《规范》的主体作用。紧密集合各自的实际,着眼行业、放眼未来,主动学习、认真落实《规范》的要求,使城轨云这一先进技术早日落地见效。二是发挥设计院所遵照《规范》进行设计的主体作用。《规范》实施,设计是前提。设计院所要学在前,用在前。理解《规范》设计思路,掌握技术关键,作出《规范》和城轨业务融合的设计,保证《规范》在智慧城轨建设中应用效果。三是发挥系统供应商提供《规范》系统设备的主体责任。系统供应商要依据《规范》的要求,深入了解业主需求,积极参与《规范》所需系统的自主创新,确保《规范》要求的应用功能齐全、技术性能达标、安全自主可控。四是发挥协会专家学术委、标准部和培训部《规范》宣贯和推进实施的主体作用。协会是《规范》编制发布、贯彻落实的组织者,要在《规范》解读、宣贯和培训, 为行业提供实施《规范》的平台和服务。
同志们:
光阴似箭,时不待我。十四五已过去三月有余,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形势喜人,信息技术发展的态势逼人,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要求令人奋进。要紧紧抓住城市轨道交通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坚守推进交通强国建设的初心,牢记推进智慧城轨建设的重任,以全面贯彻实施《城轨云规范》为契机,构筑以标准的城轨云平台,开启城轨交通信息化标准化建设、规范化运营的新征程。
再次感谢全行业为《城轨云关键技术规范》和《规范解读》研究编撰付出艰辛的志士仁人!
感谢培训班的承办、协办、参办单位的大力支持!
感谢全体学员尤其是企业高层领导参加培训研讨!
预祝本次《规范》培训班取得圆满成果!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