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土木工程协会官网发布了关于颁发第十八届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的决定,获奖项目包括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轨电车试验线(即:光谷有轨电车项目)。这是全国有轨电车行业首个殊荣!
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轨电车试验线工程线路全长32.5km,以地面敷设为主,其中地面线28.3km、高架线4.2km。共设站45座,含高架站4座。全线共设置桥梁段7处,其中跨武黄高速大桥一座,最大跨径102m;线路在三环线设两处三通桥梁,关山大道处三通采用异形、大跨、连续、小半径结构体系人字形叠合梁,最大跨径53m。
光谷有轨电车T1、T2线自2018年4月1日正式开通试运营。截至2021年4月29日,累计总客流为2469.93万人次,日均客流2.35万人次。其中,最大单日客流5万人次。
其中,自2020年1月23日起,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光谷有轨电车停运76天;2020年4月8日恢复运营后,日均客流量稳步上升;2021年4月份以来,日均客流2.63万人次,目前每个周末单日客流均超过3万人次,正逐步恢复至疫情前2019年全年日均2.89万人次客流水平。
列车开行兑现率99.87%,准点率96.57%(高于行业规定的列车时刻表兑现率、列车发车正点率不低于95%的标准)。
工程亮点
1、设计创新
一是多交路运营模式的创新设计,通过“共轨建设,互通运营”设计方案,可实现了2条线35公里(含共线段2.5公里)的建设里程变成多交路的运营里程,可实现客流倍增、便捷出行和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
二是车站建筑创新设计,采用标准站+特色站设计理念,沿线车站和城市环境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三是车辆造型设计,不仅时尚、美观、大方,而且充分体现了光谷创新创业文化元素,成为城市亮丽的交通线、景观线、风景线。
四是建成集智慧车场与综合开发一体化车辆基地,应用有轨电车车辆基地上盖综合规划、一体化建设、智能运维建管新技术。
2、科技创新
一是有轨电车车辆采用了国内首创的能量型超级电容无网供电技术,全线无触网、无需站站充、充电速度快、续航能力强。
二是研制成套土建设计施工新技术,高架小半径(R-79m)大小三通首次采用大跨度钢混人字形叠合梁方案,关山大道区间跨三环的人字形箱梁研制小半径(R-79m)拖拉工法。
三是形成成套轨道机电设计施工新技术。采用CPⅢ测量控制网+轨检小车,极大提高有轨电车轨道铺设精度;研制移动式槽型轨小型弯轨机;铺设首个50~60R2异型过渡轨;研制预装式变电站智能环境控制系统。
四是基于超级电容制式下的“离线协调拟合”及与道路交通协同的有轨电车信号优先控制技术的研发应用,可提高10%-15%的旅行速度。
3、科研成果
参与行业标准规范编制,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本工程共编写规范9项,获得专利授权20项、省级施工工法6项、软件著作权4项,主编著作1本,发表论文23篇。
詹天佑奖简介
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简称詹天佑大奖),由土木工程学会和北京詹天佑土木工程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于1999年联合设立,是经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科技部核准、住建部认定的全国土木工程领域的奖励项目之一,是为了贯彻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提高土木工程建设水平、促进先进科技成果应用于工程实践、创造优秀的土木建筑工程而特设立的奖项。
该奖项,是我国土木工程领域工程建设项目科技创新的最高荣誉奖。每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获奖工程一般不超过30项,评选范围涵盖了建筑工程、桥梁工程、铁路工程、隧道及地下工程、岩土工程、公路及场道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运港工及海洋工程、城市公共交通工程(含轨道交通工程)、市政工程、特种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