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9 | 网站首页 | 返回旧版
用户名 密码 新用户注册 |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汕汕铁路』汕头湾海底隧道单洞突破1000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2-13  来源:汕头橄榄台客户端  浏览次数:905

1211日上午858分,世界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单洞双线高铁海底隧道——汕头湾海底隧道矿山段完成单洞掘进1000米大关,这是该隧道继两座斜井贯通后的又一重要工程节点。




由中铁十四局集团承建的汕头湾海底隧道在汕头海湾大桥下游妈屿岛与德洲岛之间下穿汕头湾,隧道全长9781米。该隧道处于8度地震区,穿越17条断层破碎带,其中8条为活动断层,创国内外水下隧道之最,国内目前尚无成熟的施工工艺可供借鉴。而且,隧道大部分位于高水压风险区域,最大水压可达0.97兆帕,水在这样的强压力下,可形成高达97米的水柱。




作为汕汕铁路全线的控制性工程,汕头湾海底隧道分为海域段和陆域段,采用明挖法+盾构法+矿山法的组合施工方案,由南北岸相向而行施工。为加快建设速度,设进口、1号斜井、2号斜井、盾构段多个工作面共同掘进。


其中,汕头湾海底隧道矿山段进口长1971米,位于濠江区境内,约占汕头湾海底隧道总长的20%。自去年7月底首爆以来,隧道施工全面拉开帷幕,进入正式开挖阶段,到1211日已累计施工达500天。




据隧道矿山段进口工区现场技术主管党博武介绍,矿山段进口不到2公里长共穿越3条断层破碎带,集花岗岩不均风化,岩体崩塌、表层溜塌及危岩落石、砂土液化与软土震陷等不良地质于一体。受地质构造及花岗岩差异风化影响,矿山段进口围岩变化频繁,每日出水可达800方以上。


针对这样的施工环境,汕汕铁路站前六标施工人员将超前地质预报、超前水平探孔及监控量测纳入工序管理,及时掌握围岩变化及支护变形情况,以调整开挖地尺及支护结构参数,优化施工工艺;同时,项目多次邀请工程院院士、隧道工程专家勘察隧道施工情况,针对隧道施工出现的新情况提出合理化改进意见,确保隧道结构安全、防水可靠。


隧道矿山段进口已成功穿过第一处长达70米的断层破碎带,施工抵达第二处断层破碎带,到1211日上午858分成功突破千米大关。党博武说。


记者现场采访还了解到,目前汕头湾海底隧道1号斜井进入正洞550米,2号斜井进入正洞245米,盾构段已掘进900米。



 
 


Tel:(网站)021-51603532;(会议)021- 51603528 51603599;(报告、手机报) 021-51603532;(定制)13482147664;Fax:021-51603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