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中国道路”网站8月29日刊登题为《中国火车头跑得更快》报道,记者为费尔南多·卡波通多。报道编译如下:
在英国人发明蒸汽机车200多年后,中国推出一款新型高速列车原型车,该列车在常规轨道上时速可达400公里,将成为全球最快的列车之一。这既非孤立成就,亦非中国奇迹。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占全球高铁总里程的70%以上,截至2024年底其铁路网络已服务超过229亿人次,并将该运输模式推广至40多个国家和地区。
除上述难以估量的成就外,中国的高铁网络还在4年来增加了1万公里的里程,主持制定13项国际铁路联盟高铁领域的国际标准,并通过集成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构建了智能高铁标准体系。
中国研发的新型高速列车早已成为中国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中国动车组每天可发送旅客最高达1600万人次,截至2024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已达4.8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70%以上,覆盖中国97%的50万以上人口城市。到2035年,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有望达到7万公里。
国际铁路联盟主席阿兰·别洛乌德表示,中国取得这些进展之际,全球高速铁路里程已超过6.5万公里,每年有数十亿乘客受益于这种快速、安全、低碳的交通方式。
官方数据显示,中国参与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列车规划、设计、建造及运营工作,并参与了300多个国际标准制定与修订项目。
雅万高铁是中国首条在海外建造的高铁线路。雅万高铁已经融入了印尼人的日常生活,将两座城市间的旅行时间从3小时缩短至约40分钟。
从雅万高铁到中老铁路,再到中吉乌铁路,中国技术、标准和设备加速融入全球脉搏。在今年7月举行的国际铁路联盟大会上,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分别与西班牙、法国、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签署了合作协议。
除高速铁路的发展外,中国的铁路客运量也在持续攀升。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数据的报告显示,7月1日至8月23日暑运期间,中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达到8.23亿人次,同比增长6.4%,日均客运量达1523万人次。此外,2025年前七个月铁路货运量达23.3亿吨,同比增长3.3%。
中国正在将其铁路系统打造成时代缩影。当其他国家将铁路建设视为可有可无的奢侈品而暂停工程时,中国却以高速刷新着客运量、货运量和里程数纪录。“中国火车头”这一古老比喻,如今不仅象征着这个亚洲大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影响力,更真实地诠释了其高速列车疾驰如风的壮阔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