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铁10号线二期即将开通,三大特点各具匠心。承天大道站以水波纹曲线打造梦幻星河,大校场站融合飞机元素展现工业美学,雨花台站则巧妙融入红色文化与雨滴肌理。这条13.35公里的新线路将极大提升沿线交通便利性。
南京地铁10号线二期工程已进入不载客试运行阶段,这条全长13.35公里的新线路延续了一期"炫彩金陵"的设计理念,通过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为市民打造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地下美学空间。
承天大道站:曲线艺术演绎金陵水韵之美
走进承天大道站,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天花板上层层叠叠的金属网装置。这些采用优质铝合金丝编织而成的艺术装置,以明故宫-御道街视觉走廊为设计灵感,将水波纹元素抽象提炼后巧妙融入空间设计。在柔和灯带的映衬下,整个天花区域宛如一片梦幻星河,为地下空间注入了独特的艺术气息。这种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手法相结合的做法,不仅提升了车站的美学价值,更让乘客在匆忙的行程中得以驻足欣赏。
大校场站:工业美学与航空元素的碰撞
作为10号线二期与5号线的换乘站,大校场站的设计可谓别出心裁。站内装饰采用了飞机元素与工业美学的融合设计,拱状天花板搭配发光艺术灯点,营造出机舱般的视觉效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站内通过BIM技术实现了机电设备管线的规整排布,展现出功能性与美观度兼具的秩序美。这种将实用设施艺术化处理的设计思路,值得其他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借鉴。
雨花台站:红色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创新融合
位于雨花台风景区南大门的雨花台站,巧妙地将红色基因与雨滴肌理融入车站设计。站内采用红色系板材装饰墙面,既呼应了革命历史底蕴,又为空间注入了活力。更令人称道的是,车站首次引入"管廊"概念,通过BIM技术优化管线排布,实现了安装装修空间一体化,大大提升了乘客的舒适体验。
10号线二期的开通将有效缓解沿线交通压力,促进区域协同发展。这条融合了艺术、科技与文化的地铁线路,不仅是一项交通工程,更成为了展示南京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未来,期待更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能像南京地铁这样,兼顾功能性与艺术性,为市民创造更美好的出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