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2025中国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暨CAMET论坛在青岛开幕。中国中车以“绿智双擎”为主题,携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技术支撑下的全生命周期轨道交通系统解决方案和创新成果亮相展会,并举办专题论坛,再次成为展会焦点。
本次展会,中国中车以实车亮相、实物展现、模型呈现、沙盘模拟、视频展示等方式,从标准化、多元化的城轨列车到全生命周期系统解决方案,从列车核心系统、自主化关键部件到智能化、绿色化创新成果,充分体现了“基于场景做重构、基于逻辑做融合、基于安全做优化”的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发展理念,并展示了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技术支撑下的贯穿设计、建设、运营的全生命周期系统解决方案。
首列中国标准智能市域列车全球首秀
京雄快线首列中国标准智能市域列车亮相展会。这是我国市域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的重大创新成果,也是全国首列时速达200公里的全自动运行市域列车。列车将率先在京雄快线示范应用,为打造京雄一小时都市圈、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服务“千年大计”雄安新区建设提供有力的装备支撑。
该车搭建了中国标准体系,采用的技术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8%,关键核心技术全面自主化。列车按照“智能化、数字化、模块化、绿色化、车地一体化”理念创新打造,搭载十余项最新核心技术,通过全维度数智赋能,技术性能实现全方位升级,具有更智能、更安全、更舒适、更节能、更经济等技术优势。
除此之外,十种制式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同步展出——青岛地铁8号线支线列车、新一代“逸群”智慧快轨列车吸引大量观众登车体验;跨座式单轨、中低速磁浮、悬挂式单轨、地面有轨电车、电子导向胶轮系统等适应城市多元化需求的中低运量列车模型悉数登场。
智能化电驱机械制动全系列产品重磅发布
中国中车旗下中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研制的智能化电驱机械制动全系列产品重磅发布。这一更智能、更节能、更便捷、更简统的制动新技术,未来可广泛适用于地铁、城际、市域、动车组等多种车型,将有力促进列车多系统融合控制技术发展。
智能化电驱机械制动系统是具有代际特征的全电驱、智能化、高性能新型制动系统,以电能直驱取代了传统的压缩空气驱动模式,彻底解决了制动系统介质泄漏、维护复杂等运用痛点,实现了全电气化,具有响应灵敏、控制性能优、冗余度高、智能化水平高、重量轻等特点,制动响应时间同比缩短约40%,整体减重超过15%,关键部件100%智能化自诊断。
中国中车还带来了多项列车关键核心系统创新成果——搭载智能运维系统的标准化城市市域车辆门,采用多极永磁技术的永磁牵引电机,采用轻量化、模块化、低振动设计的齿轮传动系统,适用于城轨、动车、机车和大巴车多个领域的CO₂空调,具有精准温控性能的轨道交通动力电池包,以及高分子减振降噪材料等代表性产品集中展现了中国中车在绿色智能、低碳高效方向上的持续突破。
“产品+”“系统+”构建智慧城轨新生态
依托轨道交通装备全产业链布局,中国中车以“用户”为核心,从顶层规划出发,充分发挥设计前瞻性、系统性、完整性优势,聚焦技术升级,推动车-地信息交互、功能融合、系统重构、通过技术创新、建设和运营管理模式创新,以“产品+”“系统+”产业发展模式打造更高性价比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系统解决方案。
中国中车展示了一系列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技术支撑下的涵盖设计、建设、运维全业务过程的城市轨道交通新范式。“系统+”沙盘直观呈现了中国中车创新推出的更高性价比系统解决方案,以及适应不同客流强度的谱系化车辆,对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车地一体化机电系统则可实现车辆自主运行、自主决策、智能运维和智慧服务。特别是列车自主运行系统(TACS)的应用,实现了列车运行方式由“自动运行”向“自主运行”的跨越,极大地提升了列车运行的灵活性、安全性、可靠性和运行效率。TACS赋能下的全国首条全自主运行系统(TACS)示范工程——青岛地铁6号线,在运营高峰期每小时可以额外安排8列车上线,多运送乘客约一万名,有效缓解运营压力。
在运维环节,中国中车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视觉识别等技术推出的列车智能运维检测方案,将智能巡检机器人、机器狗、无人机等智能装备融入城轨运维体系,实现99%检测识别准确率下的无人三级作业模式,大幅提高列车检修效率和准确性。而地铁线路高架桥自行式检测装备和专为胶轮车辆设计的APM300道岔系统则进一步提升了运维智能化水平和系统可靠性。
作为全球规模领先、品种齐全、技术一流的高端装备制造商和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中国中车将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以技术引领未来,助力绿色城轨、智慧城轨、融合城轨建设,为民众美好出行提供更加安全、智能、绿色、高效的城市轨道交通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