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轨道交通保护区的安全管理受地形、天气等因素制约,传统人工巡检不仅效率低、盲区多,还存在安全风险。
随着“无人机+AI”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一难题迎来智慧解决方案。该技术已成为济南轨道交通保护区安全管理的重要工具,凭借高度适应性与智能化水平,有效提升了巡检质量与效率。
技术成熟,识别精准
“无人机+AI”系统整合了飞行控制、自动巡检、数据采集与AI智能识别四大核心模块。
经过前期多轮优化和实战验证,系统稳定可靠,可自动识别挖掘机、吊车等大型机械,精准捕捉非法施工等行为,实时触发报警,真正实现“火眼金睛”,让安全隐患无处遁形。
效率提升,覆盖广泛
传统的人工巡检模式长期依赖人眼识别,易因疲劳、经验差异等因素导致误判或漏判,工作效率较低。
如今,随着“空中巡检员”——无人机的投入使用,济南轨道交通巡检工作正式迈入智能化、高效化的新阶段。单架无人机一次飞行即可完成约15公里范围的巡检任务,效率达到传统人工方式的4倍以上。无人机技术的应用,不仅显著提升了巡检工作的覆盖面和精确度,更让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变得更为轻松、高效。
突破限制,无死角巡检
对隧道、积水路段、狭窄空间等人工难以触及的区域,无人机借助AI自主路径规划功能可以灵活穿梭,近距离检测裂缝、部件异常等隐患。
如今,无人机每天都会定时执行周期性巡检任务,不仅能清晰捕捉保护区内的高危施工机械和违规施工行为,还能将实时画面回传至后台,让管理人员随时掌握现场情况,真正实现“巡检无死角、安全有保障”。
随着济南数字低空飞行管理服务平台正式启动并上线试运行,济南低空经济发展迈入数字化、智能化新阶段。未来,市交通运输局将持续推进济南A类低空飞行服务站和低空智联网建设,全力打通“空域管理-场景开发-装备制造-低空运营”全产业链闭环。济南轨道交通集团也将继续深化无人机技术在轨道交通巡检、运维管理等领域的融合应用,推进智慧城轨与低空经济的协同发展。
下一步,济南市将积极拓展低空应用场景,不断挖掘“低空+”在物流配送、应急救援、城市治理、文旅服务等多领域的应用潜力,并进一步加强跨行业沟通与协作。从轨道交通巡检的“智慧升级”到低空经济的“全域布局”,济南正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全面绘制城市智慧发展新蓝图。“无人机+AI”还将持续解锁更多创新场景,为城市治理现代化和民生服务高品质提升注入新动能。让我们共同期待济南在低空经济与智慧交通融合发展中创造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