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31 | 网站首页 | 返回旧版
用户名 密码 新用户注册 |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中国』以标准筑基与技术创新赋能,驱动轨道交通行业高质量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10-31  来源:凤凰网  浏览次数:63

在我国轨道交通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的转型期,标准化建设与技术创新如同支撑行业前行的“双引擎”。深耕轨道交通领域多年的韩君怡,既以技术研发破解实践痛点,更以标准制定填补行业空白,其参与编制的团体标准与研发的软件成果形成协同效应,为导轨式胶轮系统运营规范化与交通筹建智能化提供了关键支撑,持续推动行业向更高效、更安全的方向迈进。

要理解韩君怡参与标准制定工作的行业价值,首先需明确团体标准在我国标准化体系中的定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及行业共识,团体标准是由行业协会、联合会等社会团体自主制定、发布,供社会自愿采用的标准,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比,它具有更强的灵活性与市场导向性,能快速响应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需求,有效填补现有标准空白。在轨道交通这类技术迭代快、应用场景多元的领域,团体标准往往成为衔接“技术突破”与“规模化落地”的关键纽带——当新技术、新设备出现时,国家标准的制定周期相对较长,而团体标准可依托行业实践快速形成规范,为市场应用提供“可参考、可遵循”的技术依据,同时其自愿采用的属性,也为技术创新保留了充足空间。

对于导轨式胶轮系统这一新兴中小运量轨道交通形式而言,团体标准的填补作用尤为迫切。近年来,该系统因适配性强、建设成本适中,在国内多个城市的新区交通、景区接驳等场景快速推广,但由于缺乏统一规范,不同项目在运营安全评估、人员资质认证、应急处置流程等方面标准不一,不仅导致企业运营成本增加,更存在安全管理盲区。正是瞄准这一行业痛点,韩君怡凭借对导轨式胶轮系统运营全流程的深刻理解,核心参与了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牵头的四项团体标准制定工作。这四项标准已通过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发布实施,形成了覆盖运营核心环节的规范体系:《导轨式胶轮系统初期运营安全评估技术规范》明确了项目从建设向运营过渡的安全准入指标,为乘客出行筑牢“第一道防线”;《导轨式胶轮系统运营岗位资格认证规范》统一了驾驶员、调度员等关键岗位的能力要求与考核标准,推动从业人员专业水平标准化;《导轨式胶轮系统运营安全管理规范》与《导轨式胶轮系统运营应急管理规范》则分别从日常运维与突发应对维度,建立了全周期安全管控流程,有效解决了行业“无标可依”的困境。

如果说团体标准为轨道交通运营“立规矩、划边界”,那么韩君怡研发的软件成果则为交通筹建与运营筹备“赋智能、提效能”。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她发现即使有规范指引,传统依赖人工的筹建与调度模式仍存在“数据割裂、决策滞后”的问题——静态资源预算难以应对工期波动,人工制定的调度计划易出现“人员-物资-进度”错配。为此,她聚焦算法创新与数据融合技术,先后研发出两项具有原创性的软件成果,并均取得软件著作权认证。其中,“基于动态进度神经网络的运输项目运营筹备调度系统V1.0”于2022年完成开发并发表,该系统通过神经网络算法实现调度方案的实时优化,将原本需多人耗时数天的计划制定工作压缩至单人单日完成,偏差率从传统的12%以上降至3%以下;2024年完成开发并发表的“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交通筹建资源配置智能决策系统V1.0”,则突破单一数据源局限,整合客流预测、政策动态、地理信息等8类数据,实现资源配置从“静态估算”向“动态响应”的转变,将资源冗余量从15%左右压缩至5%以内,显著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韩君怡的标准制定工作与技术研发形成了“规范引领技术、技术落地规范”的良性互动。四项团体标准明确了“怎么做才合规”,为软件成果的研发划定了安全与管理底线;而两项智能系统则提供了“怎么做得更高效”的数字化工具,让标准要求在实践中落地更精准、执行成本更低。这种“标准+技术”的协同模式,恰好契合了我国标准化发展“政府与市场并重、质量效益优先”的目标,既通过标准统一行业发展共识,又通过技术创新提升行业实践水平,为导轨式胶轮系统的规模化健康发展提供了“深圳经验”。

从参与构建行业规范体系,到研发破解实践痛点的智能工具,韩君怡的工作始终紧扣轨道交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需求。四项团体标准的实施,不仅提升了导轨式胶轮系统运营的规范化水平,更可为同类新兴轨道交通形式的标准制定提供参考;两项软件成果的落地,则以数字化手段推动行业从“经验驱动”向“数据智能驱动”转型。这种“既懂规范、又通技术”的实践路径,彰显了技术专家在行业升级中的关键价值。随着我国交通强国建设的深入推进,这些标准与技术成果有望在更广泛场景中推广应用,为城市交通治理优化、国家物流网络完善注入更多“规范与智能”的力量。

 
 


Tel:(网站)021-51603532;(会议)021- 51603528 51603599;(报告、手机报) 021-51603532;(定制)13482147664;Fax:021-51603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