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3 | 网站首页 | 返回旧版
用户名 密码 新用户注册 |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南京』从地铁“先上车后买票”说开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11-03  来源:新华日报  浏览次数:74

11月1日22时08分,首届“苏超”赛事在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圆满落幕。比赛结束后,南京地铁为迅速疏散球迷,开通了快速通道,乘客可先进站再刷卡出站。这一灵活应对举措,有效缩短了乘客在地铁站内的滞留时间,缓解了拥堵压力,彰显了高效与人性化的服务理念。

场内终场哨响,场外保障体系的“大考”哨声也随即响起。交管部门提前规划了20余条球迷大巴专属线路,部署10架金陵飞鹰无人机实现“空地一体”管控,11处共享停车场与免费接驳公交同步开放,地铁运营时间延长至24时……城市系统协同作战,共同织成一张高效有序的保障网。仅仅30分钟,200辆大巴车,6万多名球迷再现“丝滑”离场。网友纷纷点赞,“这就是南京速度”。

对一场足球赛事的赞誉,不仅源于场内的精彩进球,也体现在当6万多人齐聚这场盛会时,城市脉搏如何从容稳健地“跳动”。各出入口坚守岗位的民警,球场边随时待命的医疗保障人员,默默清扫的保洁员,奔跑忙碌的志愿者们……各行各业构筑起坚实的后盾,共同绘就这场足球狂欢中最动人的风景线。从赛事的组织筹备,到场地的维护管理,再到后勤保障服务,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了细致入微。“苏超”赛事平稳落幕,离不开各方的坚实保障和默默付出。

更值得称道的是,这场赛事中,市民不再只是旁观者,而是成了城市文明的共同书写者。比赛日,市民开放私人车位;赛前,志愿者们自发指引外地球迷;赛后,客队球员更衣室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客场球迷带走所有垃圾,“人走场净”成为自觉行动。各个城市里,“人人都是主人翁”的精气神油然而生,人人都想为“苏超”添砖加瓦。透过足球这个窗口,我们看见的不只是比分和胜负,还有城市的温情和文明的底蕴。

城市治理者也以开放姿态,将网络留言板变为民声“直通车”。7月19日,有网友给常州发布公众号留言,建议开放企事业单位停车场方便球迷停车。次日,常州就推出了涵盖公共停车场免费开放、接驳公交加密至十分钟一班等8条便民措施。不只是常州,多地开通“球迷专列”,安排接驳专线;多个球场免费提供饮用水及防暑物资,“听劝”成就了最好的服务。评论区不再只是情绪的出口,更成为治理创新的“传球通道”,让政策与民心之间实现精准对接。

从“先上车后买票”的贴心举措,到全民共同擦亮“苏超”品牌,“苏超”留给我们的不只是一场场精彩比赛,更是城市治理的生动启示。科学的城市治理,既要有系统协同的“硬支撑”,也要有人文关怀的“软温度”;既需要科学高效的预案体系,也需要“人人传球”的群众基础。坚守为民初心,功夫下在平时,以扎实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润物细无声的政府组织和公共服务,提升服务效率与温度,让每一次创新的“传球”都能准确送达,让每一座城市都能成为人民满意的“主场”。

 
 


Tel:(网站)021-51603532;(会议)021- 51603528 51603599;(报告、手机报) 021-51603532;(定制)13482147664;Fax:021-51603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