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广州地铁公布了在建地铁线路2022年度进度,10条(段)、202公里地铁如期完成多个建设节点目标。截至2022年年底,广州地铁在本地线网总里程已达621公里,累计完成投资总量6523亿元。2023年力争全年完成投资901亿元。广州今年将加快广州白云站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以及十一号线(环线)等在建地铁项目施工,新开通五号线东延段、七号线二期2条(段)共31.7公里地铁线路,新开工建设八号线北延段支线等三条(段)地铁新线。城际铁路项目上,广州地铁将加快佛穗莞、南中珠等城际项目和广河高铁白云机场T3至江村
近日,贵阳市人民政府批复贵阳市交委《贵阳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21—2035年)》。铁路方面,规划建设新渝贵高铁、川黔铁路久长至都拉营段扩能,研究重庆-贵阳-广州超高速铁路通道、贵阳至广州货运铁路快线,释放现状渝黔铁路及贵广铁路部分运能用于货运,构建重庆经遵义至贵阳至柳州至广州港、深圳港、北部湾等铁路货运大通道,近期加快实施贵南高铁、黔桂铁路增建二线、贵广铁路提质改造等工程。公共交通方面,规划以城市轨道交通(地铁+低运量轨道交通)为主体、常规公交为基础、其他公交方式为补充的多层次公共交通网络。打造环城快
自2023年2月4日(星期六)首班车起,昌平线南延一期(清河—西土城)开通试运营,运营里程9.7公里,共开通清河小营桥、学知园、六道口、学院桥、西土城5座车站。其中六道口站可实现与15号线换乘,西土城站可实现与10号线换乘。线路开通后将与既有昌平线贯通运营,昌平线全线运营自昌平西山口站至西土城站,全长44公里。届时,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共计27条,运营总里程达807公里。
长沙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长沙市2023年重点建设项目清单》。轨道交通方面,长沙将加快1号线北延一期、2号线西延二期、7号线一期、磁浮东延线等建设进度,大力推进S1长宁快线和S2长浏快线建设;预计长株潭西环线一期上半年实现初期运营;1号线北延一期工程年内基本完成土建工程,开展机电工程、装修工程施工,以轨道交通提升城市承载功能,带动片区开发建设。
金义东市域轨道交通工程由金义线和义东线两条线路组成,其中,金义线和义东线首通段已经正常载客运营,而义东线后通段也于近日进入运营标准跑图阶段,意味着距离开通试运营又近了一步。此次跑图的范围为凌云站到明清宫站,共计13个站点,每天早上6点30分开始到晚上9点,共有90列电动客车要按照运行图和时刻表“按图行车”。义东市域轨道交通工程义东线后通段为体育馆站至明清宫站,正线线路长约13.6公里,涉及横店高铁站、明清宫站2座地下车站。目前,横店高铁站还在建设中,明清宫站正在进行最后收尾工作。
1月30日,郑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官网发布公示公告:郑州市低运量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建设用地获批。郑州市低运量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形成5条线的线网规划方案,5条线分布在郑东新区、高新区、中原区、中牟县、新郑市及登封市等区域,总长度约105.3公里。其中,T1线为郑开客流走廊加密线,联系郑东新区与中牟文创园,服务文创园主要旅游接驳,线路长约40.2公里;T2线服务前程路客流走廊,强化白沙核心功能区纵向联系,线路长约16.2公里;T3线服务高新区中心的横向吸引和CCD副中心的纵向吸引,线路长约17.6公里;T4线南部
从1月28日召开的广东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获悉,广东今年要建成投用广汕汕高铁、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广湛、梅龙高铁等项目建设,力争开工建设漳汕、梅武高铁,珠三角枢纽机场等项目,全年新增铁路建设里程共866公里。广东交通运输系统将推进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建设,高质量打造交通强省,重点加快广湛、深江、珠肇、梅龙高铁、粤东城际广佛西环等铁路项目建设,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推进深中、狮子洋、黄茅海等跨江跨海通道以及出省通道建设,预计至2025年出省通道达34条。
湖南省发改委消息,长株潭都市圈多个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已获国家相关部委审核同意实施。根据布局,长株潭都市圈近期计划推进建设10个轨道交通项目,预计新建里程376公里,总投资约963亿元。长株潭都市圈将加快“四网融合”的多层次轨道交通大外环格局。干线铁路包括加快建设长沙至赣州铁路;建设云贵厦联络线、西南联络线并预留与京广铁路联络线接轨条件,与京广、沪昆高铁主干线衔接串联;研究布局长沙至九江铁路域内段。城际铁路包括建设长沙至株洲城际铁路,研究布局长株潭城际铁路与武广高铁联络线、暮云站至湘潭北站联络线建设。市域(郊
1月24日,广州地铁发布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工程(万顷沙~兴中段)(广州段)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公众意见征询公示。根据公示,项目线路自南沙万顷沙站经十二涌站、二十涌站,并往南衔接中山、珠海,与既有广州市轨道交通十八号线贯通运营。其中,广州段新建线路长度约18.8公里。
近日,由广州地铁和建科环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编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CECS标准《绿色低碳轨道交通设计标准》和《绿色低碳轨道交通评价标准》正式公开发布,填补了轨道交通行业在绿色低碳设计与评价标准领域的空白。两个标准内容基于广州地铁主导的《新一轮线网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交通低碳环保设计标准及评价标准专题研究项目》主要研究成果,在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的指导下,标准编制组在国内首次完整的制定了“站、场、线”全覆盖的绿色低碳轨道交通设计标准和与之嵌套使用的评价标准。两个标准的发布,意味着轨道交通行业在“双碳”工作
Tel:(网站)021-51603532;(会议)021- 51603528 51603599;(报告、手机报) 021-51603532;(定制)13482147664;Fax:021-51603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