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南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官网公示了南昌市第二轮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本轮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共12条(包含轨道快线3条、轨道普线9条),总里程约536公里,形成“环+放射”的网络结构及“快线+普线”的网络层级。
7月12日,沈阳召开沈阳市城建城管工作建设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专场新闻发布会。在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上,沈阳统筹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建设,探索都市圈轨道交通“多网融合”,打造互联互通、便捷通勤的轨道交通运输体系。
全长170公里、总投资约940亿元的沪苏嘉城际铁路在青浦、吴江、嘉善三地同步正式开工,成为本次大会最亮点之一。沪苏嘉城际铁路是推进两省一市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标志性工程,东起虹桥商务区,南至嘉兴市区,西至吴江区,包括上海市境内的上海示范区线,江苏省境内的水乡旅游线,浙江省境内的嘉善至西塘线和嘉兴至枫南线。上海示范区线途经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青浦新城、华为研发基地,全长49.1公里,总投资约433.7亿元;水乡旅游线起自水乡客厅站,经苏州南站与如通苏湖城际铁路共线至南浔站,全长65.6公里,总投资约240.8亿
7月12日,上海市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南北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宝山区在“十四五”期间,将着力打造宝山站;同时,除继续推进18号线二期等轨道交通建设以外,还将重点推进轨道交通19号线的规划建设工作。金山区在“十四五”期间,将重点推进沪乍杭铁路、市域铁路金平线等建设;同时还将加快推进市域铁路金平线的建设;后续还将积极推动南枫线、嘉青松金线等市域铁路规划建设。
7月12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通知。到2025年,重点都市圈建设取得明显进展,轨道上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基本建成。通知提出,建设城市群一体化交通网,加快推进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建设,有序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其他重点城市群多层次轨道交通建设,到2025年新增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运营里程3000公里,基本实现主要城市间2小时通达。
7月8日,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官网发布北京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22-2027年)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北京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共包含11个建设项目,规划里程约231.3公里,设站88座。具体为:1号线支线、7号线三期(北延)、11号线二期、15号线二期、17号线二期(支线)、19号线二期、20号线一期、25号线三期(丽金线)、M101线一期、S6线(新城联络线)一期以及亦庄线-5号线、10号线联络线工程,最终项目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为准。
近日,《四川省加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正式发布,提出到2025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将初步建成。根据《规划》,到2025年,四川现代化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加速成形,四川区域轨道交通总规模达到6100公里。其中,铁路运营里程达到5400公里、覆盖全部20万人口以上城市,城市轨道交通里程达700公里。到2025年,“四向八廊”战略性综合交通走廊将初步建成,形成53条进出川综合运输大通道,其中川渝之间27条。
近日,北京市发改委批复轨道交通22号线(平谷线)北京段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次北京段可研获批,代表这条跨越京冀的轨道线路迈进全面建设阶段。该项目西起朝阳区东大桥站,经通州区、河北省三河市,东至平谷区平谷站,全长约81.2公里,设站21座。北京段(含朝阳、通州、平谷段)约51.2公里,设站16座,河北段(三河段)约30公里,设站5座。设置车辆基地1座,位于河北省三河市,设置停车场1座,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项目设计最高速度地上段为160公里/小时、地下段为120公里/小时,采用市域D型车8辆编组。目前,轨道交通22
7月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发布公告,批准《市域快速轨道交通设计标准》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T314-2022,自2022年8月1日起实施。
从成都市住建局获悉,《成都市“十四五”城市建设规划》已正式出炉。“十四五”期间,轨道交通为主体的都市圈出行交通体系基本形成。到2025年末,实现地铁开通运营及在建里程达850公里以上,铁路公交化达560公里。成德眉资各方向实现2条以上轨道联系,构建成德眉资同城化1小时通勤圈。建成运营有轨电车等中小运量轨道交通70公里,西部片区力争开工建设1个旅游轨道交通项目。在西部片区等中心城区外围合理选择发展中低速磁浮、有轨电车、空轨等制式。
Tel:(网站)021-51603532;(会议)021- 51603528 51603599;(报告、手机报) 021-51603532;(定制)13482147664;Fax:021-51603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