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威海市交通运输局发布威海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9年-2025年)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原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现将“威海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9-2025年)”的有关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欢迎公众从环境保护方面对本规划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威海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9-2025年)规划范围为威海全市域,2020年规划范围为城市规划区,重点规划范围为中心城区,遵循中心城区既有格局,引导外围城市布局的合理形成。本次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研究年限为2019~2025年。
威海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方案包含1号线工程和2号线一期工程,全长65.3公里(其中1号线线路长49.1公里,2号线一期工程线路长16.2公里),高架段长54.9公里(其中1号线高架段41.6公里,2号线一期工程高架段13.3公里),占全线84.1%,地下段长8.2公里(其中1号线地下段6.2公里,2号线一期地下段2.0公里),占全线12.6%。全线设置车站39座(其中1号线设置车站27座,2号线一期设置车站12座)。工程总投资约233亿元。1号线工程预计于2019年6月开工建设,2024年6月建成通车试运营,总工期共计5年;2号线一期工程预计于2020年6月开工建设,2025年6月建成通车试运营,总工期共计5年。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内容
通过对规划线路及周边地区的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评价规划区域环境特征,分析规划实施过程及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预测分析规划存在的污染因素对环境可能构成的影响程度,提出预防或者减缓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给出环境评价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