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5 | 网站首页 | 返回旧版
用户名 密码 新用户注册 |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福厦高铁』蔡营隧道顺利贯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1-12  来源:潇湘晨报  浏览次数:216

111日上午10点,由铁建大桥局承建的新建福(州)厦(门)铁路7标蔡营隧道顺利贯通。该隧道是新建福厦铁路厦门指挥部管段最长隧道(新建福厦铁路全线共有45座隧道,其中厦门指挥部管段共有20座隧道)。作为该标段重难点工程,随着蔡营隧道的顺利贯通,福厦7标南清隧道、蔡营隧道已全部实现贯通,为后期架梁施工、铺轨施工提供了有效工期保证。




蔡营隧道位于南安市石井镇,于20181020日开始正式施工,隧道全长3250米。该隧道为单洞双线,隧道围岩变化频繁,施工中需多次更换施工工法。隧道浅埋段最浅位置仅有1米的堆积土覆盖层,施工难度大,开挖控制比较困难;贯通点位于浅埋地段,采取地表注浆措施对松散的堆积土覆盖层进行加固。为克服隧道施工多种难题,施工单位积极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保证了隧道的顺利贯通。


隧道爆破新工艺精益求精


在隧道施工作业中,光面爆破作业是核心。在传统隧道钻爆法施工中,爆破采用非电导爆管雷管分段式起爆方式,时间控制难度大、起爆时间误差较大且盲炮瞎炮多。电子雷管的使用,一方面提高了起爆时间、爆破质量的精度控制,另一方面使施工更加安全。爆破后岩层完整性、平整度、光滑度较之传统有明显提高,真正实现了光面爆破效果。


先进设备来助力,提质增效


隧道在施工中采用了当下隧道施工最新设备,包括三维激光扫描仪、三臂凿岩台车、湿喷机械手、专用锚杆钻机等。这些先进设备的应用一方面减少了人工的使用,同时在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控制上提供了更高的保证。以三臂凿岩台车为例,在传统隧道施工工艺中,主要通过人工来进行掌子面炮眼钻孔作业,耗时长、功效低、人工投入多。通过应用三臂凿岩台车后人员投入明显减少,功效却提高近一倍,并省去了开挖台架及人工手持钻爆机等工装设备的投入。


此外,建设者坚持精品工程,智能福厦理念,应用多项新工艺、新技术:隧道人员定位系统、防水板自动挂布台车、液压式二衬台车及仰拱轻便弧形腹膜等工装设备,有效提升了隧道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保证。


据了解,福厦铁路7标主体工程已完成近80%2021年该标段将重点围绕安海湾特大桥主桥钢梁架设、桥面系及其他剩余工程推进施工。


新建福厦铁路是福建省首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全长277.42公里,建成后福州至厦门行程缩至1小时内,为打造福建沿海一小时经济圈提供强劲动力。


 
 


Tel:(网站)021-51603532;(会议)021- 51603528 51603599;(报告、手机报) 021-51603532;(定制)13482147664;Fax:021-51603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