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早上8时许,在位于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小五站镇的牡丹江至佳木斯高铁施工现场,随着中铁五局大型闪光焊机组钢轨焊接、应力放散与锁定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标志着由中铁五局施工的牡佳高铁(DK1+400-DK187+644.5)轨道工程右线钢轨焊接施工任务圆满完成,实现与佳木斯端右线“长轨通“,为即将于6月进入的联调联试等施工作业打下坚实基础。
中铁五局承担了牡佳二标段35.89公里路基、隧道、桥涵及429孔箱梁预制架设、394.1公里正站线轨道铺设(单线公里,其中正线355.5公里)、85.87万方道砟铺设等主要施工任务。自项目开工以来,遵循“精品牡佳、智慧牡佳、创新牡佳”建设理念,按照“开工必先、步步领先、全程领先”的要求,通过高起点谋划、高标准管理、高质量建设、高效率推进,确保项目施工快速有序,先后完成全线首孔箱梁预制、全线首个梁场认证、标段隧道率先全部贯通,轨道工程实现全线首铺等铺架工程一路领先。
为抢抓剩余工期,中铁五局采取推迟进入“猫冬”停工、提前开启春季复工的施工模式,积极组织施工人员于2月20日起陆续返岗做好施工设备组装调试等多项复工前准备工作。为克服东北地区低温季节昼夜温差大,轨温升、降快的问题,常常是需要利用每日清晨及晚间适应焊轨或应力放散与锁定轨温时进行施工作业,尽最大努力确保施工质量和效率。自3月9日开始位于鸡西管段的第一对钢轨焊接并由此实现全面复工以来,至4月11日,已累计完成钢轨焊接142.981km(含站线2.778km)等施工任务。接下来,项目部将持续以开展“大干80天,决战保目标”专项劳动竞赛活动为抓手,抢抓剩余正线22.023km及站线7.422km(到发线及动走线)钢轨焊接等各项施工任务,为打通牡佳高铁建设“最后一公里”而奋力拼搏。
长钢轨常被誉为高铁之“重器”,钢轨质量是高铁安全运行的命脉。钢轨焊接施工是高铁由“隧道通”“路基通”到“长轨通”中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工序,也是高铁建设环节中最精细、技术含量最高的工序环节之一。焊接之前的“轨通”是指将每根500米标准长的钢轨铺设到位并形成一条连续的轨道。在“500米轨通”后要具备高铁行车条件,还需要将一根根钢轨进行无缝焊接,最后实现“长轨通”,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轨通”。无缝焊接的高铁钢轨在两条并肩延伸的钢轨上,看不到一个接口,如两条完整的钢轨一通到底,最大程度保证乘客乘车的舒适度和火车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据了解,牡佳高铁是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国家“十三五”规划的主要铁路工程建设项目,也是目前在建的全国最东端高寒高铁。全线长371.6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预计2021年末投入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