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3 | 网站首页 | 返回旧版
用户名 密码 新用户注册 |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江苏』《徐州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发布,加快 “米字形”高铁网建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8-30  来源:铁路建设规划  浏览次数:162

824日,徐州市人民政府官网正式发布《徐州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规划到2025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建成以徐州为中心、成环成网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交通基础设施基本实现现代化。运输服务品质和效率全面提升,走在苏中苏北和淮海经济区前列。交通发展创新能力稳步增强,智慧、绿色、平安交通建设全面提升,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全面提升,逐步迈向现代化。


基础设施基本实现现代化。多层次轨道网实现突破,高速铁路网运营总里程力争达到500公里;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实现突破,力争开工2条;城市轨道运营里程达到93.7公里,基本建成轨道上的徐州




《规划》第三章提出,建设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围绕拓展大通道、做强大枢纽,系统完善铁路、公路、航空、港口航道等交通基础设施,构建以徐州为中心的放射状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支撑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


★增强综合运输通道能力


重点提升京沪、京沪辅助和陆桥三个国家级综合运输通道能力,完善菏徐盐、临徐淮阜两个区域综合运输通道布局,基本建成“中心放射、十字交叉”五大综合运输通道。




巩固陆桥通道。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境物流大走廊,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国际大通道建设。推动徐州国际陆港建设,并与连云港海港、淮安空港联动发展,打造互为犄角的现代物流金三角。进一步扩大徐州中欧班列的规模和影响力,支撑建设徐州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重点推动通道内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扩容。


扩能京沪通道。打造综合性、立体化、大容量、快速化的综合运输通道,促进通道内各交通方式的合理分工和有效衔接,增强徐州与长三角、京津冀等重要城市群的联系。推动通道内城际铁路建设,谋划高速磁悬浮线路建设。


完善京沪辅助通道。建设以铁路和水运为主的绿色运输通道和文化长廊,重点推动通道内设施扩能提升,贯通高铁通道,实施现代绿色航运整治工程,支撑新沂区域枢纽地位提升。


贯通菏徐盐通道。提升通道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助力淮海经济区一体化。重点推进徐州至菏泽的高速铁路和普速铁路等项目建设。增强丰沛地区路网联通能力。发挥好徐宿淮盐铁路通道功能,强化徐州与长三角核心区的联动发展。


完善临徐淮阜通道。进一步完善与鲁南、皖北方向联系,贯通与武汉等华中腹地的便捷通道。打破行政壁垒,提升淮海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水平。重点推进徐州与枣庄、临沂、淮北、蚌埠等联通性重大项目建设。




 提升综合交通网络效能


铁路和轨道交通方面:


加快 “米字形”高铁网建设。完善区域城际铁路布局,夯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地位。增强高铁对地方经济的拉动带动作用,加强县级节点覆盖。开工建设潍坊经新沂至宿迁铁路、徐菏客专、徐枣城际、新沂至淮安铁路。到2025年,建成潍坊经新沂至宿迁铁路(新沂段),力争建成徐菏客专,高铁运营总里程达到500公里以上



加快货运铁路网建设。完善对外货运铁路通道,强化徐州铁路货运枢纽功能。开通运营丰沛铁路,开工建设徐菏铁路,推进新长铁路电气化改造。推进铁路道口“平改立”工程。


加快谋划市域(郊)铁路建设。积极推进徐州至贾汪(S1)线(延伸至台儿庄)、徐州至萧县(S4)线等项目前期工作,早日开工建设。提前谋划徐州至机场(S2)线。推动既有普速铁路改造开行市域(郊)列车,重点服务徐州与周边县级节点城市(片区)的出行需求。到2025年,新增市域(郊)铁路32.1公里。


加快城市轨道网建设。续建并建成3号线一期工程。按照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加快推进456号线一期工程和3号线二期工程建设,同步布局一批轨道站点换乘设施,争取与市域(郊)铁路、高铁客运站实现无缝衔接。启动轨道线网规划修编,适时启动三期工程建设规划编制与报批。到2025年,新增47.5公里,全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93.7公里。







 
 


Tel:(网站)021-51603532;(会议)021- 51603528 51603599;(报告、手机报) 021-51603532;(定制)13482147664;Fax:021-51603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