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100%控股、注册资本达950亿元的新藏铁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第四条“天路”建设迈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信息,该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马殷军(同时担任董事长),周军伟任经理,其经营许可范围涵盖建设工程施工、监理,铁路运输基础设备制造,公共铁路运输,以及餐饮服务、住宿服务、房地产开发经营等,为新藏铁路从建设到运营的全链条推进提供了主体支撑。
01 世界级工程挑战
公开资料显示,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环境最恶劣的铁路工程之一,新藏铁路全长约2000公里,北起新疆和田,南至西藏拉萨,纵贯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冈底斯山及喜马拉雅山脉四大高海拔山系,全线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工程需克服极寒(-40℃)、缺氧(氧气含量仅为内地44%)、永冻土层等极端环境,并穿越十余处冰达坂、数十条冰河及逾千公里的荒漠戈壁与常年积雪区。由于地形复杂,桥隧比预计高达60%至70%,施工难度和技术要求均属世界级,堪称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极限工程”。
从国家战略布局来看,这一横跨世界屋脊的铁路工程既是国家基建能力升级与边疆战略深化的里程碑,更是重塑西部发展格局的关键支点。作为连接新疆与西藏、贯通西北与西南的铁路大动脉,其建成后将从经济协同、文化交融、旅游联动等维度强化区域互联,释放显著经济辐射效应。同时,项目推进也面临诸多挑战。极端环境带来的建设运维成本高企、生态保护压力等问题需要持续关注。如何在战略价值释放与可持续发展间寻求动态平衡,将是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课题。
事实上,新藏铁路的规划推进并非偶然,其纳入国家重大工程布局已有明确路径。4月24日,交通运输部举行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金敬东指出,今年2月编制印发的《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2025年版)》中,已谋划包括新藏铁路在内的45个重大项目,目前相关前期工作正在加快推进,力争年内开工建设。
从行业整体布局来看,这一工程是西藏铁路“四向进藏”主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华源证券研报认为,西藏铁路建设正迎来历史性机遇期,川藏铁路作为主骨架预计2032年全线贯通,目前核心路段已全面施工;滇藏铁路将补齐西南方向缺口,部分路段已获批并启动建设;而新藏铁路连接新疆与西藏,将完成“四向”闭环,其新疆段已启动前期工作。按照规划,到2035年将建成以拉萨为枢纽、总规模突破5000公里的高原铁路骨架体系,最终形成青藏、川藏、滇藏、新藏四条铁路组成的“四向进藏”主骨架。
在这一背景下,国铁集团的市场化运营与改革深化将为新藏铁路的推进提供支撑。
今年7月底召开的国铁集团领导干部会议提出,要大力提升市场化经营水平,做强做优做大建设世界一流铁路企业的主责主业,深刻把握运输市场新变化新特点,聚焦客货运输围绕市场需求转、生产组织围绕客货运输转、资源配置围绕生产组织转,加快构建市场化经营体制机制。同时,会议明确要深化铁路体制机制改革,加强铁路改革发展战略研究,高质量编制铁路“十五五”规划,推动企业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铁路市场化法治化经营。
从行业数据来看,2025年上半年,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22.4亿人次、同比增长6.7%,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上半年新投用复兴号动车组121标准组,客运能力持续提升,全国铁路上半年日均开行旅客列车11183列、同比增长7.5%,5月1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2311.9万人次,创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显示铁路运输市场活力与潜力持续释放,为重大铁路项目的推进奠定了市场基础。
02 资本市场反应强烈
随着项目启动信号正式释放,铁路基建板块相关个股应声走强,掀起涨停热潮。
在资本市场层面,8月8日A股呈现震荡调整态势,三大指数小幅收跌,全天成交额超1.73万亿元,其中沪指下跌0.12%,深证成指下跌0.26%,创业板指下跌0.38%。当日板块分化特征显著,新疆本地股逆势走强,八一钢铁、天山股份、新疆交建等近十只个股涨停;雅江水电站概念股同步爆发,深水规院、五新隧装实现20%涨停,山河智能、国电南自亦封死涨停。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区域基建核心标的,新疆交建正股涨停的同时,其可转债交建转债表现更为强势:早盘随正股震荡上行,涨幅达6%,午后再度发力,最高涨至20%,最终收报162.8870元,大涨19.28%,龙虎榜数据显示该券当日成交金额高达52.69亿元。市场对于新疆交建的关注,或与其在新藏铁路建设中的潜在角色相关。作为继青藏、川藏铁路之后的重要进藏战略通道,新藏铁路的推进不仅将强化新疆与西藏的经济文化互联,更能推动“一带一路”与中亚市场联通,激活沿线矿产(西藏铜矿、西藏锂矿等)、旅游(冈仁波齐景区等)众多资源,而这类战略级基建项目的落地,往往对区域基建龙头企业形成长期利好支撑。
从国家战略纵深来看,新藏铁路的建设标志着我国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实现了从“填补空白”到“优化网络”的战略升级。该项目的实施不仅填补了我国西部铁路网的最后一个关键缺口,更通过构建新疆-西藏-西南地区的快速通道,完善了“一带一路”倡议的陆路交通支撑体系。从区域经济发展视角分析,这条铁路将有效破解长期制约西部边疆地区发展的交通瓶颈,通过降低物流成本、提升要素流动性,为沿线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提供基础性支撑。
同时,在高原极端环境下的工程技术突破,将为我国基建行业积累宝贵的特殊环境施工经验,提升中国建造的国际竞争力。但需要清醒认识到,项目的长期可持续运营仍面临高海拔地区设备维护、生态脆弱区环境保护等多重挑战,这要求项目建设必须统筹考虑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的平衡,建立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效益评估机制。
对此,华源证券分析认为,铁路施工与配套产业或将全面受益,重点应关注具备高原施工能力与装备制造优势的核心标的。鉴于进藏铁路工程建设难度远高于平原项目,桥隧占比高、地质条件复杂,这对施工单位及配套产业链企业均提出了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