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的一天上午,家住七桥瓮地铁站附近的尹智鹏背着包走进地铁5号线站台,准备到南京南站附近面试。列车平稳进站后,他跟着人群有序上车,找了个位置坐下。“以前出门要么等半天公交车,要么麻烦爸妈送,现在有了这条‘家门口’的地铁线,让我每次出行都格外从容,也逐渐改变了全家人多年以来的出行方式。”尹智鹏笑着感慨道。
作为土生土长的南京人,尹智鹏在这座城市生活了22年,目前在江宁大学城上学。听到地铁5号线开通的消息后,他最开心的莫过于奶奶家恰好在地铁5号线光华门站附近——这条线路的开通,让祖孙之间的走动变成如今“串个门那么简单”。“以前去奶奶家,不是挤公交车就是打车,现在一张地铁票轻松直达。”尹智鹏笑着说,之前的周六,奶奶还特意算好时间,踩着点给他送来刚炖好的鸡汤。
今年8月,地铁5号线全线通车的消息传来,尹智鹏第一时间查了线路图——这条贯穿南京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刚好在竹山路站与地铁1号线无缝换乘。通车当天,尹智鹏特意早早到站台等候,拍了一段列车进站的视频发在微信朋友圈:“盼到啦!地铁5号线终于通了,以后也是有‘地铁房’的人了!”如今他的上学路彻底实现“自由”:从七桥瓮站出发,坐地铁5号线到竹山路站换乘地铁1号线,全程约40分钟稳稳抵达,比以前节省了差不多一半时间。
地铁5号线开通后,尹智鹏发现,“家门口”的日常也悄然“焕新”。曾经略显冷清的七桥瓮湿地公园,如今成了热门打卡点,周末站口随处可见背着相机的游客;秦虹路上的老字号——管记面条、徐家鸭子店门前,排队的人流从店门口一直绕到巷子口。店老板笑着告诉尹智鹏:“现在好多河西、仙林的客人,专门坐地铁5号线来吃这一口!”
“作为一个南京人,看着地铁线网像毛细血管一样不断延伸、密布,真的打心底感到自豪。”尹智鹏说。
尹智鹏感受到的出行变化,正是南京轨道交通“十四五”期间跨越式发展的生动缩影。数据显示,近3年南京城市轨道交通全线网全年客运量均达10亿人次以上,今年工作日日均客运量长期稳定在300万人次以上,地铁在公共交通中的分担率已超67%,成为不少市民出行的首选。
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5年,南京地铁2号线西延线、S6号线、S8号线南延线、1号线北延线、7号线及5号线相继开通,南京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已增加至507.8公里,覆盖15条线路。预计到“十四五”末,随着地铁10号线二期、3号线三期投入运营,南京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达524.4公里,较“十三五”末的394.7公里增加129.7公里,增幅32.9%。
列车缓缓停靠到站,尹智鹏整理好随身物品,步履轻快地走向出站口。这条新开通的地铁线,铺就的不仅是他的便捷出行路,更承载着一座城市不断迭代生长的温度和普通人触手可及的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