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潍宿高铁至青岛连接线工程建设迎来重要节点——全线首个上跨既有铁路线的钢横梁顺利完成吊装,成功打通了后续架梁通道,标志着项目关键控制性工程取得阶段性突破,对加快全线施工进度具有重要意义。
营业线施工关键性突破
11月20日凌晨,随着吊装总指挥一声“摘钩”命令,由中铁二十五局承建的潍宿高铁至青岛连接线项目青岛西风河特大桥左单线首批上跨铁路4榀框架墩钢横梁吊装营业线Ⅱ级施工圆满完成,标志着全线营业线施工取得关键性突破。
潍宿高铁至青岛连接线项目涉及上跨青盐铁路、胶黄铁路、胶新铁路营业线施工。作为全线率先启动上跨营业线施工的标段,站前2标中铁二十五局项目部自今年4月起,充分利用青岛西动走A线封停55天有利窗口期,顺利完成青岛西风河特大桥左单线4个框架墩和距离线路较近14个普通墩墩身施工,为本次钢横梁吊装施工创造了良好条件。
“钢骨接筋”毫米级对接
本次吊装的钢横梁跨度达23米、重量118吨,在120分钟施工天窗内完成钢横梁吊装并精准定位固定是本次施工的难点。过程中,项目团队精准控制吊装姿态与落位精度,确保钢横梁与墩柱预埋件实现毫米级对接。同时,为将它牢牢固定在混凝土桥墩上,建设者采用巧妙的“钢骨接筋”之术,先在墩顶预埋连接钢筋及外包钢板,然后吊装钢梁与之精准焊接,最后在接缝处浇筑高性能混凝土,使两者完美融合,共同构筑起支撑高铁通行的坚固支点。
面对钢横梁吊装施工场地狭窄、安装精度高、营业线施工安全风险高等挑战,项目团队提前筹划,科学组织、多措并举,全面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安全防护体系。通过采用邻近侵限报警系统等智能手段,实现对施工区域的全天候风险预判与动态监控。同时,依托BIM技术、智慧工地平台、高精度智能监测等数字化工具,有效提升施工效率与质量水平,确保吊装过程安全、精准、高效,确保本次钢横梁吊装营业线Ⅱ级施工圆满完成,成功打通了后续架梁通道,对确保实现工期节点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建成后接入京沪二线“大动脉”
潍宿高铁至青岛连接线位于山东半岛南部,线路起自青盐铁路洋河口站,并青盐铁路南行后引入青岛西站,自东向西途经青岛西海岸新区、潍坊诸城市、日照五莲县,接入新建潍宿高铁五莲北站。项目全长108.78公里(青岛段53.5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设洋河口、青岛西、诸城南、五莲北4座车站。项目建成后,青岛将接入京沪二线这条高铁“大动脉”,突破南下通道瓶颈,实现国家铁路“八纵八横”沿海通道与京沪二通道的横向连接,对胶东半岛北上京津冀、南下长三角及更远地区的旅客往来和经济交流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下一步,青岛市交通运输局将紧盯项目建设目标,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高效保障后续工程建设,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协同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