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5 | 网站首页 | 返回旧版
用户名 密码 新用户注册 |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青岛』发布方案推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发展 到2025年产业链产值争破1500亿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2-07  来源:大众日报  浏览次数:840

近日,青岛市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发展大会举行,17个项目现场集中签约,青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阵营再添生力军。


此次大会由青岛市工信局、城阳区政府和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共同主办,以“轨行挚远智启新途”为主题,为“十四五”期间青岛市轨道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谋篇布局。会上,《推进全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发布。根据这个方案,到2025年,青岛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产值规模争取突破1500亿元。


基于青岛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方案》明确了“龙头引领、创新驱动、项目支撑、园区集聚、平台赋能”的发展思路。龙头引领,即发挥中车四方股份、青岛地铁集团“双龙头”优势,带动本地配套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并引领本地缺失配套产品来青发展,持续壮大本地产业规模;创新驱动,即依托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及各个国家级创新平台,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保持行业领先水平;项目支撑,即加快推进在建重点项目建设,积极谋划重大招商项目,争取不断形成新增产能;园区集聚,即按照“一核两园”的空间布局架构,集群式布局全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市级层面原则上不再鼓励和支持在上述园区之外布局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平台赋能,即支持青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协会和青岛地铁协会等行业组织发挥平台作用,引领行业发展。


在具体发展路径方面,《方案》提出了八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主要包括:提升整车研发制造能力,支持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车、时速350公里高速货运动车组产业化;谋划布局新材料产业,支持中车四方股份持续扩大碳纤维车体市场应用;提升本地配套率,补足牵引、制动、网络控制等产业链短板;突破发展高速磁浮产业,依托中车资源将高速磁浮主要装备研发制造资源向青岛聚拢;做大维保服务产业,支持相关企业开发轨道交通智能检修机器人等产品;加大检测认证服务能力和产业建设,通过骨干企业培育检测认证服务产业;发展机电设备和基建工程装备产业,支持地铁集团在项目建设上优先采用本地车站变电设备及工程装备;加速产业融合,支持新兴材料领域的研发创新应用并向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延伸。


根据《方案》,青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发展的近期目标,是到2025年,争取全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产值规模突破1500亿元,带动轨道交通产业全产业集群产值突破2000亿元;中期目标,是到2030年,争取全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产值规模突破2000亿元,带动轨道交通产业全产业集群产值突破3000亿元;远期目标,是到2035年,争取全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产值规模达到2500亿元,带动轨道交通全产业集群产值突破5000亿元。

 
 


Tel:(网站)021-51603532;(会议)021- 51603528 51603599;(报告、手机报) 021-51603532;(定制)13482147664;Fax:021-51603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