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1 | 网站首页 | 返回旧版
用户名 密码 新用户注册 |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中国』首条绿色供能铁路项目正式投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9-30  来源:国资委官网  浏览次数:123

近日,国内首个多所能量互联互通的“网—源—储—车”协同供能系统示范工程在国家能源集团包神铁路集团建成投运。该工程形成了涵盖系统架构、广域保护、变换装备和能量管控的协同供能系统成套技术,为新能源接入轨道交通系统,提供了新的工程解决方案。

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燥,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辐射强,光伏发电潜力巨大。轨道交通耗能约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百分之二,如何通过光伏将太阳能转化为稳定的电能供重载铁路牵引列车使用,包神铁路进行了新的尝试。

“网—源—储—车”协同供能系统示范工程采用传统电网与光伏电能并行供电模式为铁路牵引机车供能。项目在神朔线朱盖塔站布置了5处光伏发电基地,形成新能源发电系统。机车运行时,新能源发电系统通过直流或交流系统传输,经电能变换后汇入功率融通装置向机车供能。功率融通装置可将供电充裕侧的电网功率转移至负载较重侧,实现牵引供电分区所两臂功率优化与负荷均衡。列车制动和新能源过剩时,再生制动能量和多余发电能量转移至储能系统,实现能量循环利用。

目前,该公司升级改造了6座牵引变电所和1座分区所,建设了最大6.02兆瓦新能源、4兆瓦时储能接入的303公里“网—源—储—车”协同供能示范工程,实现了新能源接入27.5千伏牵引供电系统、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牵引负荷削峰填谷和应急供电,为12.8万公里既有电气化铁路的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成功范例。

项目落地实施后,预计每年可提供740万千瓦时的“零碳”绿色电能、节约标准煤约22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800吨。

项目负责人、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高仕斌表示,该项目通过将新能源接入牵引供电系统,实现新能源与轨道交通深度融合,让丰富的新能源找到了更多消纳空间,为轨道交通这一耗电大户探寻到了新的降碳路径,是轨道交通践行“双碳”目标的一次重要探索与尝试。

 
 


Tel:(网站)021-51603532;(会议)021- 51603528 51603599;(报告、手机报) 021-51603532;(定制)13482147664;Fax:021-51603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