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上午,一列满载冰箱、洗衣机、电视机、汽车配件等商品的中亚班列从国铁北京局所属天津集装箱中心站始发,将经由霍尔果斯出境,各类货品将分别运往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多个中亚国家。
物流提速:打通亚欧运输新动脉。天津至中亚图定班列的开通,让货物从天津港出发,经霍尔果斯口岸直达中亚,全程仅需10天左右,比传统运输方式节省近三分之一时间。这种“海铁联运”模式,为京津冀企业提供了更便捷的出口通道,也让中亚商品能更快进入中国市场,实现互利共赢。不仅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也让中亚国家的商品能更快进入中国市场,真正实现“双向奔赴”。
经济联动:激活区域合作新动能。图定班列的开行,标志着天津中欧班列运营迈入新阶段。依托“自贸+综保+港口”政策优势,天津集装箱中心站通过“铁路快速通关”模式,大幅提升效率。这条班列的开通,让天津的机械设备、电子产品能够更便捷地进入中亚市场,同时中亚的能源、农产品也能更快运抵中国。这种优势互补,不仅促进了双边贸易,也为沿线城市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文明互鉴:超越贸易的精神纽带。在阿拉木图火车站,当地工人用中文"你好"迎接首列班列的场景颇具象征意义。这条铁路不仅运输货物,更传递着"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丝路精神。随着班列常态化运营,中哈铁路学院联合培养技术人才、沿线城市建立友好关系等"软联通"项目同步推进,印证了"一带一路"倡议"共商共建共享"的核心理念。
从张骞出使西域的驼队,到今日横贯亚欧的班列,变的是运输工具,不变的是人类对互联互通的永恒追求。天津至中亚图定班列的开通,恰逢中国-中亚峰会成果落地一周年之际,它用钢铁轨道丈量着新时代的丝路精神,更用实实在在的经贸红利,诠释着"一带一路"不是独奏曲,而是交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