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轨道交通BIM技术应用当前具有应用点广泛但应用质量良莠不齐的特点。目前各地轨道交通领域应用的比较多的有:车站方案设计或比选、交通导改、管线迁改、区间隧道、车辆基地室外管线综合、控制中心和检修组合库的室内管线综合、车站室内管线综合、施工进度模拟、建筑内外漫游展示等。各地项目中普遍存在BIM应用与各相关专业结合不紧密的情况:BIM应用基于各设计二维设计图进行翻模,随后开展碰撞检测,将报告上报设计单位求得局部调整解决;过度倚重渲染、模拟效果展示等汇报输出,等。城市轨道交通BIM应用缺乏如何解决专业问题的指引,缺少评判依据。行业亟待相关规范出台。
天津地铁5号线BIM应用以管线综合BIM正向设计为切入点,实现了建设周期中的应用。投入低,经济效益高,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在行业内产生较好的影响。为固化相关设计经验,编制组总结编写城市轨道交通管线综合BIM设计标准,为天津地铁以及天津市的轨道交通建设服务。
本标准共分12章和6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车站室内管线综合布置、公共区装修末端设备布置、车辆基地室外管线综合布置、车辆基地室内管线综合布置、区间管线综合布置、设计流程和过程控制、管线综合BIM设计、成果交付、管线综合二维制图,等。
本标准还承载了对车站建设的相关创新要求,比如:要求将车站重点设备房间的管线设计实现标准化,对车站BIM技术应用实现模块化,对管线综合BIM设计流程实现规范化。既要能指导设计,又要能兼顾施工和运维。
在没有既定国家标准、其他地市标准参考的情况下,由天津地下铁道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北京芘苜、铁设以及天津大学组成的编制组总结已经运营的天津地铁5号线BIM技术应用经验以及在建的天津地铁4号线和10号线的BIM技术应用及设计管理思路拟定标准提纲,调研和学习相关的国家和地方标准,于2018年年中完成初稿。之后经历了十余次版本修订、数百次的细节推敲修改,于2018年10月中旬提交专家审核、向12家单位函询,收集意见近300条。编制组对专家意见逐条斟酌、修改及回复。
一年来,通过编制组全体辛勤努力,终获佳绩。《城市轨道交通管线综合BIM设计标准》(送审稿)于2019年1月11日通过了专家组审查。为下一步报批稿审查和标准的发布打下了基础。
此标准的发布将填补我国在城市轨道交通管线综合专业设计方面的技术空白,规范天津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线综合BIM正向设计工作、提高设计质量和BIM技术应用水平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