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第二届城市轨道交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暨颁奖总结大会在北京天泰宾馆隆重举行。秉承“绿色建造,智慧运维”的主题,本届大赛继续挖掘具创新意义和价值的优质项目,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轨道交通产业持续优质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大赛于今年4月正式启动,历经近5个月的项目征集、初筛及四大赛区的精彩复赛,共有34个优秀项目突出重围,晋级全国总决赛。最终,共有3个项目获得杰出奖,5个项目获得成功转化奖,11个项目获得优胜奖,20个项目获得优秀奖。
值得一提的是,大赛组委会特别邀请了30余名来自土木工程学会的青年专家,为参赛项目进行一对一专题辅导,保证了项目质量和水平。大赛对悉心指导并表现突出的导师,颁发“十大杰出导师”奖作为鼓励。同时,本届大赛创新设置答辩风采、成功转化、最佳组织、最佳人气等奖项,分别对参赛项目、主办单位进行表彰。
在颁奖现场,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郭允冲、北京城建集团董事长陈代华、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余祖俊、同济大学副校长顾祥林、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何川、清华大学科研院副院长邓宁分别发表致辞,对本届大赛圆满举办表示祝贺,并对所有参赛项目及团队给予了肯定和感谢。
郭允冲理事长代表土木工程学会对大赛进行了充分肯定,希望让更多的创新创业项目能够落地开花,广泛应用,推动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持续发展和升级!
作为本次大赛的组织者,北京城建集团董事长陈代华强调,此次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联合北京交通大学、清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和同济大学,共同发起城市轨道交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既是为北京“四个中心”建设贡献力量,也是为探索城轨交通供给侧改革新思路、新方向,推动行业持续稳健发展,搭建广阔平台。
北京交通大学余祖俊副校长相信此次大赛的成功举办定会进一步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前沿技术创新发展,激发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及其相关技术领域的科技创新热情。
同济大学顾祥林副校长表示本次大赛为所有轨道交通相关学科的学子提供了创新平台,给轨道交通相关企业提供了新产品新技术展示机会,给行业内的运营企业提供了新型解决方案。
西南交通大学何川副校长对给予支持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相信在 “城市轨道交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一定会越办越好!
清华大学科研院副院长邓宁认为业主命题和行业专家一对一辅导是此次大赛的最大亮点。业主提供的测试机会,促进了科研成果从实验研发向市场转化的宝贵机会。
此外,本次大赛还得到了北京市科委以及各地地铁公司的大力支持,真正做到了产、学、研、用的密切结合,希望能够激发全社会对于轨道交通创新创业的广泛关注。
下面是全部获奖名单:
最佳人气奖获奖名单
轨行区人防门状态智能监视报警系统 |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智能感知分析系统 |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巡检系统 |
答辩风采奖获奖名单
基础研究类 |
地铁列车故障处理模拟系统 |
推广应用类 |
基于微波形变雷达的地铁桥梁检测系统 |
业主命题类 |
高效节能型地铁车站空调系统方案设计 |
优秀项目奖获奖名单
基础研究类 |
基于北京市轨道交通13 号线拆分方案的换乘与交路优化设计 |
开放环境下轨道交通现场增材修复与再制造 |
地铁盾构隧道结构预养护决策方法研究 |
岩层地质拼装式隧道管片衬砌支撑组件 |
基于混合现实的智慧轨道交通系统应用研究一以信号转辙机为例 |
考虑均衡和效率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乘务排班优化方法研究 |
推广应用类 |
轨行区人防门状态智能监视报警系统 |
深圳轨道交通地铁6号线长圳车辆段海绵城市工程 |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健康管理(EHM)关键技术研究 |
空调仿真试验台 |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教学实验系统 |
业主命题类 |
全自动轨道巡检系统 |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高效空调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LTE-M 无线通信质量监测系统 |
基于深度学习的道岔缺口智能检测方法 |
基于BIM 的轨道交通运维平台研究 |
城市轨道交通桥梁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监管系统研究 |
轨道交通车辆健康管理及智能运维系统研究 |
成网条件下客流综合管控技术 |
城市轨道交通BIM 全生命周期核量技术研究与应用 |
优胜项目奖获奖名单
基础研究类 |
地铁列车故障处理模拟系统 |
装配式地下车站模块化结构设计 |
刚性接触网质量指数(CQI)研究 |
推广应用类 |
基于微波形变雷达的地铁桥梁检测系统 |
智能协同编队列车运行控制系统(IFTC)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特殊富含砂姜黏性土层工程特性研究与应用 |
业主命题类 |
基于云平台的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集成系统之“金龙云” |
高效节能型地铁车站空调系统方案设计 |
地铁接触网悬挂智能巡检系统 |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智能感知分析系统 |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列车运行图协同优化系统 |
杰出项目奖获奖名单
基础研究类 |
有砟轨道大型养路机械作业质量优化研究 |
推广应用类 |
电气柜区块式自灭火系统 |
业主命题类 |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巡检系统 |
成功转化奖颁奖获奖名单
深圳轨道交通地铁6号线长圳车辆段海绵城市工程 |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高效空调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刚性接触网质量指数(CQI)研究 |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智能感知分析系统 |
城市轨道交通桥梁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监管系统研究 |
杰出导师奖获奖名单
单位 |
姓名 |
职务 |
深圳大学 |
胡明伟 |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教授 |
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温克兵 |
建设分公司副总工程师 |
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张书丰 |
质安部副部长 |
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朱宁 |
副总工程师 |
天津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郑习羽 |
总工办副主任 |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谷运杰 |
安全质量环保部副部长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集团)有限公司 |
黎冬平 |
轨道院副总工程师 |
无锡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莫振泽 |
建设分公司设计部部长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王国钰 |
交通解决方案部总经理 |
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田新宇 |
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副所长 |
最佳组织奖获奖名单
单位 |
姓名 |
职务 |
北京交通大学 |
王冬梅 |
科技处副处长 |
清华校友总会先进制造专委会 |
刘洪冰 |
副秘书长 |
同济大学 |
黄世泽 |
交通运输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
西南交通大学 |
陈桂兵 |
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