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是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记者从青岛地铁集团了解到,目前,青岛地铁在建线路8条、154公里(包括2号线二期、5号线、6号线二期、7号线二期、8号线南段、8号线支线、9号线一期、15号线一期)。其中,三期规划7条线102座车站中100座进入主体施工,61座车站主体结构已封顶,累计始发93台盾构/TBM设备投入掘进、34个区间已贯通,土建工程整体进度完成60%。
2号线二期:开工最快封顶最早
开工最快、封顶最早!7月31日,连接李沧区东部与崂山区的交通大动脉——地铁2号线二期工程迎来关键节点:随着世博园站最后一段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全线8座车站全部实现主体结构封顶,下一步将全力推进轨通、电通等关键节点,为2026年年底通车奠定坚实基础。
2号线二期全长8.9公里,设有下王埠、佛耳崖等8座车站。从2022年11月龙川路站挖下“第一铲”,到2025年7月底世博园站封顶,这条线路用不到两年10个月的时间,书写了青岛地铁三期建设的“攻坚样本”,成为地铁三期首条全面启动土建施工、首条全线车站主体封顶的线路。“每座车站都是一块‘硬骨头’,但我们都啃下来了!”青岛地铁集团第一建设分公司工程管理处副处长李智慧介绍,在2号线二期线路建设中,参建单位攻坚克难,确保了线路建设的效率和品质“双提升”。比如,汉川路站引入双轮铣槽机提升效率,提前3个月完成基坑开挖,主体封顶较原计划再提前3个月;龙川路站提前20天完成主体封顶。
下王埠车站位于李沧区金水路与巨峰路交叉口,是2号线二期第一座车站。该站结构为地下两层、局部三层,车站总长282.8米,最大宽度53.6米,其宽度是标准地铁站的2倍以上。车站地质条件差、周边管线杂、沿线居住区域密集,车流量大、交通复杂,安全风险高,施工组织面临较大挑战,在地铁三期工程中被称为“难度天花板”工程。今年6月,经过全力攻坚,车站顺利封顶,成为地铁三期首座“混凝土巨无霸”,为地铁工程超高混凝土结构施工树立了新范本。站在下王埠车站站厅中,记者感受到了大国基建的强大魅力。79根重达12吨的巨型钢管柱,如定海神针般矗立,最长21.19米的钢柱直插地层……车站主体结构稳如磐石,高达8.65米的混凝土侧墙刚拆模不久,足足三层楼高的混凝土墙表面光洁如镜,罕有气泡,带有清洁光滑工整的质感,这种一次性浇筑成型的混凝土,尽显朴实无华、自然沉稳的原始肌理,无需任何外装饰,便已足够动人。
“目前,车站正在进行站内站台板等内部结构施工,待地面管线迁移后将开始出入口等附属结构施工。”中铁二十局集团青岛地铁2号线二期项目党支部书记帅佩告诉记者,作为双岛四线换乘枢纽,下王埠站承载着2号线与15号线的站后折返及双联络线功能,未来可实现2号线与15号线同层换乘。
作为贯通东西的骨干线,2号线一期工程已开通运营7年,西延段也于去年年底开通。目前,2号线日均客流量接近30万人次。2号线二期开通后,将西接2号线一期李村公园站,东联蓝谷快线世博园站,串联百通馨苑、春和景明等20余个社区,填补李沧东部轨道交通空白,为沿线近10万居民提供高效便捷的出行新选择。
6号线二期等线路:攻克施工难点,建设提速
在西海岸新区,去年4月,6号线一期工程建成通车,高效串联起西海岸新区内南北向出行,助力西海岸新区与青岛东岸、北岸城区快速通达。正在建设的6号线二期,主要服务西海岸原胶南城区,西起青岛西站,东至6号线一期起点灵山湾站,全长13.9公里,共设车站10座。7月13日,6号线二期土建工程06工区朝阳山路站最后一模二衬拱墙混凝土浇筑完成,该站暗挖段二衬结构封顶,成为6号线二期首座实现主体结构封顶的暗挖车站。
在城阳,9号线一期也驶入了建设“快车道”。近期,9号线全线唯一TBM区间隧道(荟城路站—玉皇岭站)区间双线贯通。该区间左线和右线累计需要1490环管片拼装,区间覆土8.0—12.4米,最大埋深12.9米,施工难度堪称全线之最。建设过程中,攻克了硬岩掘进难、地质条件差、下穿精度高等三大难点。9号线一期全长16.63公里,共设车站13座,主要服务城阳核心区,串联棘洪滩街道、城阳街道、惜福镇街道,成为贯通城阳核心区东西向的一条“金腰带”,打通北岸东西向快速通道。
按照计划,上述在建线路将在2026年至2028年陆续开通,为“轨道上的青岛”构建起“环+放射”的立体交通网络,拉近城市空间距离,促进城市一体化融合发展,让这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更加宜居宜业宜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