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5 | 网站首页 | 返回旧版
用户名 密码 新用户注册 |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安徽』又有两条高速迎来新进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9-04  来源:合肥在线  浏览次数:59

继合新铁路安徽段开始试运行后,安徽省又有两条高速迎来新进展。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9月2日,合武高铁引入合肥枢纽项目首联连续梁首段完成浇筑,项目建设正式进入桥梁上部结构施工阶段。此外,淮宿蚌城际铁路固镇南和双堆集站站房混凝土主体结构也于当日顺利实现同步封顶。

合武高铁引入合肥枢纽项目首联连续梁首段完成浇筑

9月2日16时21分,在合肥市肥西县官亭镇新建合肥至武汉高速铁路(以下简称合武高铁)施工现场,最后一方混凝土顺利浇筑入模,合武高铁引入合肥枢纽项目首联连续梁首段完成浇筑,项目建设正式进入桥梁上部结构施工阶段。

此次浇筑的连续梁位于新建合武正线庐安特大桥40号至44号墩之间,全长161.5米,上跨规划中的淮桐高速公路。

为确保施工质量与安全,合肥铁路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组织中铁四局等参建单位,科学编制施工方案,多次组织专家论证,强化技术交底,合理配置人力与机具。面对夏季高温、汛期多雨及混凝土水化热控制等技术难题,项目团队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应用智能温控系统实时监测调控温差,有效防控结构裂缝,并通过盘扣支架、应力监测与智能张拉压浆等先进工艺,全面提升施工质量和工程稳定性。

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合武高铁是沪渝蓉沿江高铁合肥至武汉段线路,途经安徽、湖北两省,起自合肥铁路枢纽合肥南站,经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及湖北省麻城市、红安县,终至武汉铁路枢纽,经武汉天河站接入在建的沪渝蓉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正线全长约36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共设合肥南、长安集、六安北、金寨东、南溪、麻城北、红安、长江新区、武汉天河等9座车站。

淮宿蚌城际铁路两座站房混凝土主体结构同日封顶

9月2日,淮宿蚌城际铁路固镇南和双堆集站站房混凝土主体结构顺利实现同步封顶,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为站房后期钢结构安装和装饰装修奠定了坚实基础。

固镇南站站房建筑面积为8000平方米,以“汉兴之地,胜利之城”为设计理念。站房造型融入汉代独特建筑阙台元素,墙体、屋檐与红色阙台共同构成向上的V型动态,既呼应“汉兴之地”的历史渊源,又寓意“胜利之城”的时代内涵。建筑风格兼容南北特色,庄重雄浑而不失灵动,在传承汉风大气豪壮的基础上,以简洁舒展的形态彰显新时代高铁站房的现代气息。

双堆集站站房建筑面积为6000平方米,以“盛世双堆、国之脊梁”为设计理念。站房外立面取意淮海战役双堆集战役的革命胜利意象,两侧倾斜的墙体犹如山石根基稳健扎实,敦厚的石材幕墙如革命的丰碑,檐口的花纹细节形如国之脊梁,两侧的立柱代表淮海战役作战的两大野战军。建筑立面运用整齐划一的线条,通过阵列组成建筑杆件,寓意着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众志成城的成果。墙面水平构件韵律化的排列又犹如红旗招展,振奋人心。站房整体造型庄重大气,彰显出这片红色沃土在新时代下的精神风貌与发展新韵。

为建设精品站房工程,合肥铁路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组织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等参建单位,引入智能监控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深基坑支撑体系和高支模架体等受力情况,应力超限自动报警,有效防范结构风险。通过“智慧工地平台”、BIM技术及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整合施工资源,实现施工信息高度集成与精细化管理,最终按期完成主体结构封顶目标。

淮宿蚌城际铁路地处皖北平原,线路北起淮萧联络线淮北北站,向南经淮北、宿州、蚌埠三市,终至蚌埠南站。新建正线全长约161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设淮北北、淮北西、宿州西、双堆集、固镇南、蚌埠南6座车站。其中,淮北北站和蚌埠南站为既有车站,其他为新建车站。

淮宿蚌城际铁路开通运营后,将成为皖北城市群连接合肥都市圈及沪宁杭等地区的便捷通道,对于完善区域城际快速铁路网布局,推动皖北城市群与合肥都市圈深度融合,打造“轨道上的长三角”,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Tel:(网站)021-51603532;(会议)021- 51603528 51603599;(报告、手机报) 021-51603532;(定制)13482147664;Fax:021-51603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