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0 | 网站首页 | 返回旧版
用户名 密码 新用户注册 |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青岛』地铁集团拓展“低”空“高”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10-20  来源:新浪财经  浏览次数:55

7月25日,青岛地铁1号线凤凰岛站,拥有5.6立方米超大货舱的2吨级全电动大型飞行器从站场停机坪稳稳起飞,成功实现在仅15米×20米的狭窄场地内垂直起降,蹚出“低”空“高”飞新路径。

这是青岛地铁集团携手合作伙伴开展的海洋海岛低空飞行物资运输测试活动。“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产业”,青岛地铁集团科创中心主任殷险峰坦言,“为抢抓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新机遇,青岛地铁集团坚持‘轨道交通+低空经济’双主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自身场景、技术、人才、资源核心优势,深耕低空经济多元场景复合应用。

筑牢安全底座,地空联动构建新质生产力

伴随着低空经济的兴起,低空飞行活动日趋频繁。没有空中红绿灯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各类低空飞行器的安全有序飞行?

低空协同发展问题正是青岛地铁集团的主攻方向之一。今年4月,青岛地铁集团携手中国通号研发的青岛低空飞行管理与服务平台正式完成部署,可有效满足低空飞行管控需求,为青岛市低空飞行生态搭建起安全底座。

“平台将轨道交通管理理念延展至低空领域,如同低空经济生态‘神经中枢和指挥大脑’,能够实现青岛全市低空空域和飞行器活动全维度管理。”殷险峰介绍,作为国内领先的低空经济管服平台,青岛低空飞行管理与服务平台集安全控制、飞行计划自动审批、全流程风险评估、全周期闭环流量管理、空域网格化、多目标航路规划等六大核心功能于一体。

他特别提到,安全控制方面,在满足《低空飞行服务系统技术规范》要求的功能基础上,青岛低空飞行管理与服务平台还具备风险自动评估和流量自动管控、无人机编组飞行、无人机冲突监测、无人机安全包络、无人机管控等多种功能。同时,使用高可靠性的计算平台与6G无蜂窝专网通信技术,通过多重冗余搭建的备用路径以及防灾设计,可以极大降低因关键设备模块和空地通信链路故障导致的安全风险。特别是通过建设高性能数据集群,平台无需超算支持即可实现“万点起飞,万点降落”,大大节省计算时间,从而节省大量成本。

“所谓‘万点起飞,万点降落’,是我们对低空经济生态大容量的一种具象化描述。”殷险峰解释,“依托平台先进的技术底座,在相对有限的空间内,可以容纳并实现更多飞行器的安全有序飞行。”

记者了解到,青岛低空飞行管理与服务平台搭建过程中,通过复用青岛地铁现有硬件和空间资源,已节省费用超过3000万元。针对基础设施建设,青岛地铁集团全面盘点既有地铁资源,编制形成资源“一张表”与规划“一张图”,初期规划建设15个应急起降坪和3个文旅起降点,设计形成10条观光航线,覆盖金沙滩、栈桥、小麦岛、崂山等青岛主要景点,现已完成10个起降坪的建设和1个起降点航线的试飞。这种资源复用、系统融合的理念可有效降低建设、管理和运营成本,地空联动产业格局初现。

从企业发展战略的视角看,青岛地铁集团已将低空经济纳入培育主业,以“轨道交通+低空经济”双主业融合发展战略为指引,系统推进产业发展。目前,青岛地铁集团已成立低空交通公司和地空产融公司作为前台,推动低空经济产业规划、建设、运营的协同发展。

明晰自身战略的同时,青岛地铁集团还着眼于行业大发展。2024年11月27日,青岛地铁集团牵头成立青岛市低空经济联盟。作为联盟理事长单位,青岛地铁集团目前已集聚19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单位,设立综合规划、航空器制造、应用场景、设施航线、空管智联、商业金融6个专项组,编制全国首个“轨道交通+低空经济”融合发展规划,力争到2027年形成规模化常态化的低空运营业务。

242项场景全布局,夯实三大核心能力

“今年以来,针对低空飞行应用场景,我们已经开展了多项测试。其中,7月25日测试中使用的飞行器可连续飞行300公里,最大时速达450公里/小时。”殷险峰介绍,“之前的测试中,飞行器垂直起降、穿越山谷、跨越海域,全程自主飞行,仅用15分钟便可携带数百公斤物资抵达偏远海岛。”

据悉,除了开展2吨级全电动大型飞行器海洋海岛运输拓展测试,青岛地铁集团还携手合作伙伴开展了“海上瞰青岛”旅游观光项目试运营飞行、动力滑翔伞飞行试运营、西海岸新区无人机地铁保护区常态化自主巡查、无人机大规模光伏板自动清洗等多项低空经营测试活动。

截至目前,青岛地铁集团已系统梳理低空经济应用场景242项,包括内部场景56项、外部场景186项,其中一些场景已经落地。比如,在内部应用方面,青岛地铁集团已利用无人机开展地铁保护区巡查、高架线桥梁结构巡检、隧道巡检等业务,推进“人工智能+低空经济”融合创新。在外部拓展方面,青岛地铁集团联合相关单位测试了航程51公里(用时约15分钟)的载人“登瀛车辆基地—胶东机场”城市低空快线和满载1.3吨大樱桃、单程3.5小时的“平度慈航—北京密云通航”低空物流航线,均为我国北方地区首条。

此外,青岛地铁集团还完成了航天飞鹏项目股权投资,布局先进无人机生产制造业并取得民用无人机驾驶员训练机构合格证,开展首批中型多旋翼无人机机长培训。

“当前,青岛地铁集团正依托青岛低空飞行管理与服务平台,联合在相关领域优势突出的头部企业,共同打造更具青岛特色的智能化管理系统,进一步织密青岛市低空飞行生态安全网络。”殷险峰介绍,下一步,青岛地铁集团将围绕通信、反制、管服三大核心能力强化研发布局,着力夯实智能管控平台体系。通信方面,创新部署“一塔一城”6G通信设备,单基站覆盖半径达50公里(未来可达到150公里),覆盖高度120米至3000米。管控方面,系统布局多源融合感知与反制设备,实现对非法飞行器的轨迹追踪和主动控制,形成闭环处置能力。计划到2026年底前,完成全市公共服务、城市治理、边海空防等多场景资源的全接入,实现“飞行一张网、申请一窗口、资源一网查”的集约化管理。

同时,青岛地铁集团将成立市级低空经济产业基金,加快低空物流基地建设,借力国际轨交展等活动,全面推动低空经济产业生态繁荣发展。

 
 


Tel:(网站)021-51603532;(会议)021- 51603528 51603599;(报告、手机报) 021-51603532;(定制)13482147664;Fax:021-51603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