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6 | 网站首页 | 返回旧版
用户名 密码 新用户注册 |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焦点 » 正文

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安徽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的通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1-15  来源:安徽省交通运输厅  浏览次数:599

各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单位:

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将《安徽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安徽省交通运输厅    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1021

 

安徽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为加快建设交通强省,构建安徽省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支撑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的通知》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编制本规划纲要。规划期为20212035年,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一、规划基础


(一)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省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开拓进取,交通运输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内联外畅、四通八达的综合交通网络格局基本形成,实现市市通高铁,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高质量实现建制村和较大自然村通硬化路。交通运输服务能力日益提高,基本形成以合肥为中心,周边市2小时、周边省会城市3小时、全国其他省会城市4小时通达的出行服务体系,人民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交通运输科技创新不断加快,安全智慧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交通运输发展有效促进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承接产业转移和脱贫攻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和服务性作用,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安徽交通运输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综合交通网络布局仍需完善,连通沪苏浙以及中原、山东半岛等周边城市群的对外运输通道有待强化,省内区域、设区市之间短直连通和网络韧性有待增强;综合交通运输资源统筹配置和集约节约利用有待加强;综合交通发展质量效率和服务水平不高,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仍需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安全智慧绿色发展水平及行业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形势要求


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必须强化综合交通整体优势,完善现代流通体系,为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打造三地一区创造条件;必须完善对外运输通道与枢纽体系,拓展国际运输网路,提高国际物流供应链稳定性,为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发展空间奠定基础;必须全面加强与沪苏浙地区交通基础设施、运输服务、运营管理、市场培育发展一体化,为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协同创新、产业分工、开放合作、市场体系构建提供支撑;必须优化综合交通运输战略布局,打造支撑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和城镇空间布局优化的主轴线,形成多中心、网络化综合交通网络格局和多层次枢纽体系,为优化区域经济和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当好先行;必须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推动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协同发展,助力绿色江淮美好家园和更高水平平安安徽建设。


(三)运输需求


旅客出行需求稳步增长,高品质、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不断增强。2021年至2035年,预计全省旅客出行量(含小汽车出行量)年均增速为3.7%左右。商务、旅游发展将带动高铁、民航等高品质、快速化客运需求不断增长,生活品质提升与老龄化社会将带动小汽车、定制公交等个性化出行需求占比不断提升。省内主要城市与长三角区域间旅客出行需求更加旺盛,合肥都市圈、皖江城市带和皖北地区将是全省出行需求最为集中的区域,皖南旅游需求将持续增长。


货物运输需求稳中有升,高价值、小批量、时效强的需求快速攀升。2021年至2035年,预计全社会货运量年均增速为2.5%左右。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加快推进,带动高附加值、强时效性货运需求快速增长;大宗散货及过境货运量在未来一段时期仍将保持高位运行状态,带动水运、铁路、公路货运量稳定增长;安徽外贸货物运输长期稳定增长,民航、邮政、中欧班列等国际货运需求将快速增长。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主动适应新时代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建设四上安徽交通体系为支撑,统筹发展与安全,发挥各种运输方式比较优势,优化全省综合交通运输资源配置,提升通道服务能力,完善网络空间布局,优化枢纽体系结构,构建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建设交通强省,为全面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做好先行保障。


(二)基本原则


服务大局、服务人民。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大局,有效支撑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及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为安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提供保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立足省情、改革发展。把握安徽资源环境禀赋特征和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新要求,深化改革,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交通运输与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产业布局、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促进省内与省外及国际、省内区域间及城乡间交通运输协调发展,提高综合交通运输资源配置效率。


优化结构、统筹融合。坚持系统观念,注重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优化交通运输供给结构,统筹通道、枢纽和网络之间衔接配套,统筹存量设施高效利用与优质增量有效供给,统筹基础设施、运输服务与运营管理,增强综合交通运输整体优势。促进各种运输方式之间、交通与相关产业、传统与新型基础设施融合发展。


创新智慧、安全绿色。坚持创新核心地位,注重科技赋能,增强交通发展新动能。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网联化,提升交通运输智慧发展水平。统筹发展和安全,提高交通设施装备本质安全水平和交通运输安全保障能力。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创新绿色交通发展模式,降低交通运输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强度,促进交通与自然和谐共生。


(三)发展目标


2035年,基本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实现全球主要城市快速通达,省内省外互联互通,市级节点立体畅达,县级节点高效互联,乡镇节点有效覆盖,旅客联程运输便捷顺畅,货物多式联运高效经济,有力支撑安徽123出行交通圈(合肥都市圈1小时通勤,合肥到省内其他设区市、设区市到所辖县1小时通达,长三角城市群、合肥到邻省省会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和安徽12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交通运输全面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专栏一:2035年发展目标

便捷顺畅。享受快速交通服务的人口比重大幅提升,基本实现设区市行政中心30分钟上高铁、45分钟到机场,县级行政中心15分钟上高速公路、45分钟上铁路,全国重点镇30分钟上高速公路,乡镇15分钟上国省道。中心城区至综合客运枢纽半小时到达,中心城区综合客运枢纽之间公共交通转换时间少于1小时,交通基础设施无障碍化率大幅提升,旅客出行全链条便捷程度显著提高,基本实现安徽123出行交通圈

经济高效。以港口为主体的铁水联运、江海联运系统,以铁路为主体的公铁联运系统基本建成,全省主要港口实现铁路进港,重要港区连通二级及以上公路。全省运输结构不断优化,物流成本进一步降低。交通枢纽基本具备寄递功能,寄递网络实现城乡一体覆盖,中欧班列和国际航空等货运网络连通全球主要城市,基本实现安徽123快货物流圈

绿色集约。通道线位资源多方式综合利用水平大幅提高。基本实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过程、全周期绿色化,主要高速公路通道新能源加注设施全程覆盖,港口污染物接收设施全覆盖,并与城市公共转运处置设施有效衔接。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不断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显著下降,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智能先进。交通运输领域新技术应用广泛深入,基础设施数字化,运输服务和邮政快递智慧化,综合交通信息共享化、全周期管理现代化水平全国领先。基本建成泛在先进的交通信息基础设施,交通运输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

安全可靠。综合交通网络韧性和应对各类重大风险能力显著提升,全面实现县级以上行政节点两种以上交通方式连通,主要通道多方式多路径支撑。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本质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体系基本建成。

 

安徽综合立体交通网2035年主要指标表

序号

  

目标值

1

便捷顺畅

享受1小时内快速交通服务的人口占比

90%以上

2

中心城区至综合客运枢纽半小时可达率

90%以上

3

经济高效

多式联运换装1小时完成率

90%以上

4

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能力利用率

60%85%

5

主要港口铁路进港区比例

100%

6

绿色集约

主要通道新增交通基础设施多方式国土空间综合利用率提高比例

80%

7

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化建设比例

95%

8

智能先进

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率

90%

9

安全可靠

重点区域多路径连接比率

100%

10

综合立体交通网安全设施完好率

95%以上


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拥有全国一流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清洁化、自动化、智能化交通运输装备广泛应用,交通运行状态实时全方位感知,运输服务即时准时,旅客出行更便捷、选择更自由、体验更丰富,货运物流与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配送快速可靠、灵活高效,实现人享其行、物优其流,全面建成交通强省,为全面建成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提供先行保障。


三、优化综合立体交通布局


(一)构建完善的综合立体交通网


安徽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连接全省所有乡镇及以上行政区、重要交通枢纽、主要产业园区及景区等。以统筹融合为导向,着力补短板、重衔接、优网络、提效能,更加注重存量资源优化利用和增量供给质量提升,完善铁路、公路、水运、民航、油气管道、邮政快递等基础设施网络,构建以铁路、水运为主干,公路为基础,民航、管道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安徽省综合立体交通网。


2035年,安徽省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规模合计5.8万公里左右(不含空中航路、邮路里程),其中,铁路1.1万公里左右,公路3.6万公里左右,干线航道3300公里左右,油气管道干线网8500公里左右;内河港口16个,民用运输机场11个,区域级及以上邮政快递枢纽16个。

 

专栏二:安徽省综合立体交通网布局

1.铁路。包括高速铁路、城际铁路、普速铁路和市域铁路,合计1.1万公里左右,基本建成轨道上的安徽。其中,高速铁路约4300公里,城际铁路约2000公里,普速铁路约3200公里,市域铁路约1600公里,形成三纵四横三联快速铁路网,覆盖95%以上的县;将合肥建设成为衔接9个方向、引入13条线路的大型放射状铁路综合枢纽;实现主要产业带有两条及以上铁路连通,京沪、沿江等主要通道实现铁路四线构成,主要港口有铁路通达;谋划建设G60科创走廊合肥-芜湖磁悬浮通道试验工程。

2.公路。包括高速公路和普通国省道,合计3.6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公路约1万公里,形成五纵十横高速公路网,基本实现各市有环线、县区有双线、重点城镇全覆盖、重要节点全连通、主要通道全扩容,基本建成高速公路上的安徽。普通国省道约2.6万公里,基本实现省会到设区市、相邻设区市、设区市与所辖县一级公路短直连接。

3.水运。包括干线航道网和港口,基本建成航道上的安徽。其中,干线航道网由四级及以上航道构成,规模约3300公里,形成一纵两横五干二十线的基本格局;内河港口16个,形成以两枢纽一中心(芜湖马鞍山、安庆江海联运枢纽,蚌埠、淮南淮河航运枢纽,合肥江淮联运中心)为核心的港口格局。

4.民航。包括民用运输机场和A2级及以上通用机场,基本建成翅膀上的安徽。其中,民用运输机场11个,形成一枢十支运输机场体系;A2级及以上通用机场65个,实现所有县级行政单元通用航空服务全覆盖。基本建成以合肥枢纽机场为核心,支线民用运输机场为骨干,通用机场为补充的综合机场体系。

5.油气管道。包括原油、成品油和天然气干支线管道,约8500公里。其中,天然气管道(含省际气源干线、省内天然气干线、省内天然气支线)约6500公里,实现管道天然气覆盖人口70%。原油、成品油管道约2000公里。

6.邮政快递。包括邮政快递枢纽和邮路。邮政快递枢纽共16个,由合肥区域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蚌埠、芜湖全国性邮政快递枢纽,以及其他13个区域性邮政快递枢纽构成。依托安徽省综合立体交通网,布局邮路网络。


(二)加快建设高效率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


安徽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是安徽省与全国城市群(都市圈)、省际间以及连通国际运输的主动脉,是支撑安徽省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主轴线,是提升合肥枢纽能级、增强安徽在全国综合立体交通网中战略地位的重要支撑,由综合立体交通网中最为关键、资源配置效率最高、运输强度最大的线路构成。


依据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结合未来交通运输发展和空间分布特点,将相关城市(都市圈)节点按照交通运输需求量级划分为3类。合肥、南京、杭州、武汉、郑州、南昌、济南等省内和周边主要都市圈作为主骨架连接的主要节点,芜湖、蚌埠、阜阳、安庆、黄山等作为主骨架连接的重要节点,省内其他城市作为主骨架连接的一般节点。按照主轴实现主要节点间连通,走廊实现重要节点间、主要节点与重要节点间连通,通道实现一般节点与其他节点连通的原则,综合考虑节点间的交通联系强度,打造“456通道的安徽省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到2035年,安徽省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实体线网里程3.2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约4200公里、城际铁路约1400公里、普速铁路约2600公里,高速公路约7000公里、普通国省道约8000公里,内河航道约2800公里,油气管道约6400公里。


加快构建4条主轴。打造京港澳、武合宁、沿江、郑合杭4条综合性、立体化、大容量、快速化的交通主轴,强化合肥国际联系和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强化安徽省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4极之间联系,构筑安徽省融入新发展格局的主动脉。


加快构建5条走廊。建设沿淮、商阜景、连芜黄、宁洛、徽杭5条多方式、多路径、便捷化的交通走廊,强化省内五区之间及五区内部协调联动,促进皖北、皖西、皖南等区域一体化发展。


加快构建6条通道。建设徐阜武、盐洛、合青、合西、合福、武黄6条交通通道,提升安徽主要城市与周边城市群、都市圈的互联互通水平,完善对外通道格局,强化主轴、走廊之间的有效联通,增强国家、区域通道在安徽省内过境服务能力。


专栏三:安徽省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布局

4条主轴:

京港澳主轴。是国家京津冀-粤港澳主轴的组成部分,依托京福-合安九高铁、京台-合安高速等交通干线,形成纵贯南北的陆路大通道,对外提升安徽与京津冀、粤港澳等城市群的连通水平,内部串联淮北、宿州、蚌埠、淮南、合肥、安庆等城市,构筑皖北-合肥都市圈-皖(西)南国土空间开发主轴线。

武合宁主轴。是国家长三角-成渝主轴的组成部分,依托沪汉蓉高铁、沪蓉高速等交通干线,打造横贯东西的陆路大通道,对外提升安徽与沪苏浙区域、长江中游、成渝城市群的连通水平,内部串联滁州、合肥、六安等城市,促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沿江主轴。是国家长三角-成渝主轴的组成部分,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宁安-宿望宣城际、宁芜-沪渝高速等交通干线,对外促进皖江城市带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南京都市圈、上海大都市圈之间的交流,内部串联马鞍山、芜湖、宣城、铜陵、池州、安庆等城市,形成皖江地区开发开放和联动发展的主轴线。

郑合杭主轴。是国家京津冀-粤港澳主轴的组成部分,依托郑阜-商合杭高铁、合周-芜合高速等交通干线,对外形成长三角经中原地区连通大陆桥的便捷大通道,促进安徽陆海内外联动协同发展,内部串联阜阳、合肥、马鞍山、芜湖、宣城等城市,提升合肥都市圈与皖北、皖南地区的联络水平。

5条走廊:

沿淮走廊。依托淮河干线航道、沿淮高铁、泗洪-蚌埠高速等交通干线,对外打造安徽与江苏、河南沿淮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主廊道,内部串联蚌埠、淮南、阜阳等城市,支撑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促进皖北区域一体化发展。

商阜景走廊。是国家京津冀-粤港澳主轴的组成部分,依托商合杭-阜六-安景铁路、济广高速等交通干线,对外促进大别山区融入国家和全省发展大局,内部串联亳州、阜阳、六安、安庆、池州等城市,打造带动皖西地区振兴发展的纵向廊道。

连芜黄走廊。依托宁淮-宁宣-宣绩城际、天天-芜黄高速等交通干线,对外打造连通苏北、南京、皖南的纵向廊道,内部串联滁州、马鞍山、芜湖、宣城、黄山等城市,加强安徽东部地区之间的互联互通,增强皖南地区对外联络水平。

宁洛走廊。是国家大陆桥走廊的组成部分,依托京沪高铁-亳蚌城际、宁洛高速等交通干线,对外打造皖北地区联通南京都市圈和中原地区的快捷通道,内部串联滁州、蚌埠、阜阳、亳州等城市,支撑皖北振兴发展。

徽杭走廊。是国家沪昆走廊的组成部分,依托杭黄-昌景黄高铁、杭瑞高速等交通干线,对外打造皖南地区连接杭州都市圈、大南昌都市圈的快捷通道,内部串联黄山等城市,支撑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

6条通道:

徐阜武通道。依托淮阜城际-京九高铁、徐淮阜高速等交通干线,加强京港澳、郑合杭主轴间的联络,内部串联淮北、宿州、阜阳等城市,强化皖北与苏北、武汉城市圈的联系。

盐洛通道。是国家大陆桥走廊的组成部分,依托郑徐高铁、盐洛高速等交通干线,内部串联宿州、淮北、亳州等城市,打造皖北与苏北、中原地区的快捷通道。

合青通道。依托合新高铁、明合高速等交通干线,打造安徽与山东沿海地区的快速通道,内部串联合肥、滁州(明光)、蚌埠(五河)、宿州(泗县)等市县,增强安徽与山东半岛城市群的联系。

合西通道。是国家大陆桥走廊的组成部分,依托合西高铁、沪陕高速等交通干线,加强合肥、六安与关中平原城市群的联系,支撑合肥建设一带一路重要节点。

合福通道。是国家京津冀-粤港澳主轴的组成部分,依托合福高铁、京台高速等交通干线,内部串联合肥、铜陵、池州、黄山等城市,是合肥都市圈经皖南地区至海峡西岸城市群的重要通道。

武黄通道。依托武安-池黄高铁、蕲春-东至-黄山高速等交通干线,是连接武汉城市圈、皖西、皖南、浙西的快速通道,内部串联安庆、池州、黄山等城市,提升皖西南地区的对外连通水平。


(三)建设多层级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系统


建设由枢纽城市、枢纽港站构成的综合交通枢纽系统,实现不同运输方式高效转换、区域和城乡交通一体衔接。建设“1+5+10”的多层次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以及70个左右综合客货运枢纽港站。


专栏四:安徽省综合交通枢纽系统布局

1. 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培育1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合肥。强化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区域航空枢纽、全国铁路综合枢纽、国家物流枢纽布局承载城市功能,将合肥打造成为长三角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的中心城市。

打造5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芜湖、蚌埠、阜阳、安庆、黄山。其中:建设芜湖、蚌埠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作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重要节点、国家级客货运输组织和转换中心,在跨区域人员交流和国家战略物资的中转集散中发挥重要运输组织功能。培育阜阳、安庆、黄山3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在安徽省与周边地区以及省内地市间的客货交流中发挥重要运输组织功能。

建设10个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淮北、亳州、宿州、淮南、滁州、六安、马鞍山、宣城、铜陵、池州,是安徽综合立体交通网的重要节点,在省内城市、县域间客货运输集散中发挥重要运输组织功能。

2. 综合交通枢纽港站。

依托多层次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以铁路客货运场站、公路客货运场站、主要港口、民航机场等为主体,建设一批综合交通枢纽港站和全国邮政快递处理中心。其中,铁(管)水联运、公铁联运、民航主导的综合货运枢纽30个左右,以铁路、民航、港口等主导的综合客运枢纽40个左右。

3. 枢纽集疏运体系

加强综合交通枢纽港站集疏运体系建设。强化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与运输机场的衔接,完善运输机场的公路集疏运体系。强化铁路客运站与公路客运、城市轨道、城市公交站点一体设计、同步建设、同期运营。推进主要港口、大型工矿企业、物流园区等引入铁路专用线。


(四)完善面向国际的运输网络


推进长三角港航一体化发展,强化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联系,打造芜湖马鞍山江海联运枢纽,大力发展江海河联运、江海直达运输,提升水运国际服务能力。统筹推进国际货运班列运输服务优化升级,强化合新欧枢纽站点或集结中心建设,拓展合新欧等国际班列运营网络,提升铁路国际货运服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建设合肥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强化黄山国际机场口岸功能,打造芜宣机场航空货运枢纽,推动阜阳、池州等机场口岸开放,构建通达全球主要城市的空中客货运输网络。强化合肥区域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功能,建设连通全球、协同高效的国际邮路网。


四、推进综合交通统筹融合发展


(一)推进各种运输方式统筹融合发展


统筹综合交通通道规划建设。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指导约束作用,加强与相关规划的衔接协调。节约集约利用通道线位资源,促进交通通道向综合立体发展,提高国土空间利用效率。加大通道内各运输方式统筹力度,着力推进铁路、公路、城市交通合并过江(河)、穿越环境敏感区,合理保护和预留通道内长远发展线位资源,提高各方式选线的协同水平。促进过江(河)通道与航运、防洪安全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加强综合交通通道与通信、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统筹,提高通道资源利用效率。


推进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建设。统筹铁路、公路、港口、民航、邮政等枢纽设施布局建设,形成功能完善、分工合理、衔接顺畅的综合交通衔接转换系统。着力打造以机场、高铁站为核心的立体化布局、一体化换乘的综合客运枢纽,推进合肥新桥机场引入城际铁路和市域铁路。加强多式联运枢纽规划建设,完善港口、空港、陆港等枢纽港站集疏运铁路、公路及联运换装设施,强化重点港区疏港铁路、干线铁路、码头堆场的衔接,优化铁路港前站布局,有效解决货运最先一公里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强货运枢纽口岸、保税、邮政快递等功能设施建设。新改建的铁路、航空枢纽统筹考虑邮政快递分拨中心(功能区)布局,提高邮政快递集散分拨效率。


(二)推进区域交通运输协调发展


提高与沪苏浙地区交通运输一体化水平。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强化安徽城际铁路网与沪苏浙有效衔接,推进与苏浙毗邻城市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衔接,加强合肥都市圈与上海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互联互通。统筹规划建设省际通道,打通省际断头路,畅通省际航道,提升省际互联互通水平。打造优势互补、分工协作、互利共赢的长三角枢纽集群,协同推进港口群、机场群建设,打造交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加强长三角区域城市公交系统互联互通互认,提升区域出行便捷性;提高区域运输市场一体化水平,加强地区间信息共享;共建长三角地区交通运输物流公共服务平台,统筹区域运力配置与运输组织,提高运力供给与运输需求动态平衡,提升长三角运输服务一体化水平和效率。


专栏五:协同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

强化与沪苏浙地区对接的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设,重点打造武合宁、沿江、郑合杭3条主轴,沿淮、连芜黄、宁洛、徽杭4条走廊,徐阜武、盐洛、合青、合福、武黄5条通道,提升安徽与沪苏浙地区互联互通水平。

形成连通江苏的铁路18条,包括京沪高铁、沿江高铁、沿淮高铁、合宁客专、宁安城际等;高速公路省际出口28个,包括连霍高速、宁洛高速、沪陕高速、宁芜高速、来六高速、宁和高速等;干线航道8条,包括长江、淮河、芜申运河、水阳江、新汴河、滁河、驷马山干渠、白塔河。

形成连通浙江的铁路6条,包括商合杭高铁、杭黄高铁、杭临绩高铁等;高速公路省际出口8个,包括沪渝高速、京台高速、杭瑞高速、溧宁高速、宣桐高速、安宁高速等;干线航道1条,为新安江旅游航道。


推进一圈五区交通运输协调发展。加速合肥都市圈交通网高质量优化升级,加强城际和市域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布局,打造1小时通勤圈、一卡通服务网。促进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外高效联通,优化高铁、机场连通与服务水平,提升科技创新交流便利性。推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大通道大枢纽建设,加快建设过江通道,推进沿江港口资源整合,提升产业吸引力。推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路网提质扩容加密,提升交通基础设施通达深度与覆盖广度,完善过河通道布局,增强交通服务能力和承载力。强化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对外联通通道建设,提升交通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增强欠发达地区高质量发展动能。推动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交旅融合发展,建设皖南快进慢游交通基础设施网,拓展交通设施旅游服务功能,提升旅游运输服务质量。强化一圈五区之间枢纽互联、轴辐带动、城乡融合的交通基础设施布局,支撑全省区域协调发展。


提升合肥综合交通枢纽能级。与长三角中心城市共建空间分布相对集中、枢纽功能融合互补、运行组织协同高效的长三角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争取将合肥培育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完善合肥对外交通网络,提升通道服务能力;积极拓展合肥新桥机场国际航线,强化合肥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功能;拓展合肥中欧班列线路和功能,强化合肥国际陆港辐射能力;增强合肥江淮联运中心航运服务功能,打造内陆地区重要的集装箱中转枢纽港。


(三)推动城市内外及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


推动城市内外交通有效衔接。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融合建设,强化与城市轨道交通衔接协调,构建运营管理和服务一张网,实现设施互联、票制互通、安检互认、信息共享、支付兼容。推进公路与城市道路规划建设统筹和管理协同,完善城市周边高速公路一般互通布局,推进国省干线穿城路段改造,加强城市道路与干线公路有效衔接,提高交通运行组织效率。优化港口与城市交通的衔接及通过方案,统筹推进既有路段改扩建,优化港口周边交通网络布局,化解城市交通与集疏港交通矛盾。促进城际干线运输与城市末端配送的有机衔接,形成分层次、多样化的城市公共物流基础设施体系。


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推动连通乡镇和农村主要经济节点的干线公路提档升级改造,加强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建设。根据发展需要,加大高速公路一般互通对全国重点镇的覆盖,提升普通省道网对乡镇的连通深度,推动农村公路联网成环。畅通城乡交通运输连接,推进县乡村(户)道路连通、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解决好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强交通、邮政、快递、商务、供销等资源整合共享,科学布局农村物流网络节点,创新农村物流集配技术与模式,促进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提高城乡交通运输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巩固拓展交通运输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四)推进交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推进交通与邮政快递融合发展。推动货运站场与邮政快递基础设施融合,在铁路、机场、公路等交通站场建设邮政快递专用处理场所、运输通道、装卸设施,加快建设合肥、芜湖快递类海关监管场所,提升邮件、快件处理能力和通关效率。推动邮政快件与货运业务深度融合,发展航空快递、高铁快运,推动邮件快件多式联运,实现跨领域、跨区域和跨运输方式顺畅衔接,推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邮件快件装卸标准、跟踪数据等有效衔接,推进全程运输信息共享。提升县乡村邮政服务水平,推进乡村邮政快递网点、综合服务站、汽车站等设施资源整合共享,建设县乡综合物流中心和村级快递公共取送点,全面实现村村通快递


推进交通与现代物流融合发展。鼓励综合货运枢纽拓展物流功能,增加应急、冷链、分拣处理功能区,增设快速换装转运标准化设施,应用双层集装箱、厢式半挂等运输设备,提供多样化、高品质物流服务。鼓励运输企业与生产企业、消费者深度对接,加强信息交换与共享,延伸物流服务链条,提供门到门”“厂到厂完整物流服务。立足安徽优势产业,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企业,提升安徽产业竞争力;鼓励物流组织模式创新,培育物流服务平台企业、租赁企业等,对接整合货运需求、设施资源、运力资源,提高交通基础设施与载运设备利用率,提升货运需求满意度。


推进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交通促进旅游发展的基础作用,加快旅游风景道、旅游航道、景点连通道路等规划建设。强化交通网快进慢游功能,建设以五山(齐云山、黄山、九华山、天柱山、大别山)联动为重点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群等快进通道,打造黄山旅游风景道、新安江旅游航道、大别山旅游风景道等精品慢游线路。支持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度假休闲旅游、自驾游等相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通用航空与旅游融合发展,形成交通带动旅游、旅游促进交通发展的良性互动格局。完善客运枢纽、高速公路服务区等交通设施旅游服务功能,推动交旅融合发展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推进交通与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强交通运输与煤炭化工、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等跨行业合作。支持两淮煤炭、安庆石化、铜陵有色等资源能源产业布局,打造长三角现代化资源能源物流体系。促进运输企业、物流企业与生产企业深度融合,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探索物流金融应用,提升高端装备制造业物流服务水平。发展冷链运输,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发挥安徽科创与制造业优势,加强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通用飞机等高端装备研发制造水平,推进智能交通产业发展。发展交通运输平台经济、枢纽经济、通道经济、低空经济。


五、推进综合交通高质量发展


(一)推进安全发展


提升综合立体交通网安全水平。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可靠性和网络系统韧性,保障重点地区通道畅通,强化城市群主要城市、合肥都市圈、主要产业及能源基地、自然灾害多发地区等多通道、多方式、多路径连通。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本质安全水平,在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安全设施建设需求,强化安全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加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研发应用,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安全防控能力。充分运用物联网等现代化信息手段,建立基础设施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形成综合交通运输各领域运行监测、事故感知、预测预警、安全监管统筹协同。


加强交通运输保障体系建设。统筹陆域、水域和航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构建多层级的综合运输应急装备物资和运力储备体系,构建快速通达、衔接有力、功能适配、安全可靠的综合交通应急运输网络。加强重要通道应急装备、应急通讯、物资储运、防灾防疫、污染应急处置等配套设施建设,提高设施快速修复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构建层次清晰、衔接协同的综合交通应急运输保障预案体系,加强道路抢通和运输保障应急队伍建设。提升应急运输装备现代化、专业化和智能化水平,引入高效水上运输工具、低空运输工具,推动应急运输标准化、模块化和高效化。建立健全航空应急物流体系,打造快捷高效的区域空中快速应急运输通道。建立健全行业系统安全风险和重点安全风险监测防控体系,强化危险货物运输、装卸存储全过程、全交通网络监测预警能力。


(二)推进智慧发展


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聚焦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智能升级,构建智慧交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一网、一图、一库,实现交通基础设施重点路段、航段,以及隧道、桥梁、重大枢纽、船闸等重要节点交通感知网络全覆盖。建设芜湖港等智慧港口,打造淮河干流、引江济淮等智慧航道,提升安徽水运基础设施智慧化水平。开展智慧高速公路建设,加强基于车路协同的伴随式信息服务,打造准全天候通行的安全通道,支持引导智慧公路等交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运输服务智能化升级。打造全链条、数字化、一体化运输服务平台。加快实现出行服务智慧化,建立健全公众出行综合信息服务系统,推进出行信息、地图服务、智能公交、智慧停车等各种互联网交通应用,实现区域交通出行一张网、智慧运输服务一点通。提升货运物流服务信息化水平,促进货源、车源和物流服务等要素的高效匹配,提供全程可监测、可追溯的一站式物流服务。构建互联互通的智慧物流信息平台,促进货运物流信息与电子商务、电子政务、通信、金融等信息系统有效衔接。鼓励优势科研机构开展车辆自动驾驶、智能航运与无人船、交通智能管控与信息服务等方面的研发、测试与应用示范,打造交通运输重大科技成果创新与应用策源地。


构建交通运输智能化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体系,推动交通运输与公安、应急、海关、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部门数据共享共用互认,实现精准感知、精确分析、精细管理和精心服务。打造状态实时监控、态势动态分析、异常智能预警、应急可视指挥、管理科学精细、信息精准发布、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交通运输智能化管理体系。加强交通运输运行感知、预控和应变能力,实现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等领域的动态实时监控,形成大交通监管格局。


(三)推进绿色发展和人文建设


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统筹各交通方式基础设施规划布局,促进交通基础设施与生态空间协调,强化生态敏感区交通设施穿越和避让方案论证设计,最大限度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区、避让生态环境敏感区,加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提升土地、岸线、廊道、空域利用效率,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水平。积极推进绿色铁路、绿色公路、绿色机场、绿色港口和绿色航道建设,严格落实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全面实施交通基础设施生态修复。


强化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优化交通能源结构,在航运、港口和机场服务、城市公交、出租汽车、物流配送、汽车租赁、邮政快递等领域推广使用新能源、清洁能源运输工具。推广LNG等清洁能源在水运行业应用,引导LNG动力船和运输船发展。推进港口及船舶进行岸电受电设施设备改造。推进高速公路服务区和交通枢纽新能源加注设施规划建设,优化城市物流节点与新能源、清洁能源车辆配套设施布局。推进邮件快件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和循环利用。鼓励新技术应用和运输组织模式创新,加快形成集约、高效、智能的城市货物绿色配送体系。深入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提升绿色低碳出行比重,助力交通行业实现碳达峰目标。


构建绿色交通发展管理体系。完善交通运输行业节能环保政策法规、标准规范等制度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交通绿色生产、消费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污染物排放、大气治理等方面的跨部门联合监管机制,完善交通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监测体系,强化交通运输能耗和排放监测、环境风险及噪声影响评估治理,加强环境风险防范。建立交通行业生态环保信息系统平台,建立完善行业生态环保信息发布制度。


加强交通运输人文建设。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交通运输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文化风貌相适应,提升交通参与者体验感与满足感。设计多样化运输服务产品,满足多层次、个性化出行需求,提升运输服务人性化、精细化水平。提升交通基础设施便利化程度,完善无障碍交通运输装备设备,提升老龄人口、特殊人群出行便利程度和服务水平。加强交通文明宣传教育,提高交通参与者守法意识和道德水平。塑造微笑服务、温馨交通等交通品牌,讲好安徽交通发展故事。


(四)提升治理能力


深化行业改革。积极参与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对接,统筹制定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深化行业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适应全省综合立体交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交通运输与国土空间开发、城乡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协商机制,推进多规合一,提高政策统一性、规则一致性和执行协同性。探索创新城市群、都市圈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治理模式,鼓励省际毗邻地区创新交通协同发展模式,提高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水平。


优化营商环境。健全市场治理规则,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交通市场体系。积极探索铁路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推进公路养护领域市场化改革,落实邮政普遍服务业务与竞争性业务分业经营。以大数据、信用信息共享为基础,加快交通运输信用体系建设,促进行业信用信息归集整合和应用。健全跨部门、跨地区信用联合激励与惩戒机制,建立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秩序。加强对交通运输新业态、新模式的跟踪、评估和监管,加强行业反垄断治理。


加强法治建设。完善交通运输综合法规体系,坚持法治引领,推动交通运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落实普法责任制,营造行业良好法治环境,把法治要求贯穿于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建设、管理、运营服务、安全生产各环节全过程。全面加强规范化建设,提升交通运输综合执法队伍能力和水平,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机制,建设培养有一定规模、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交通运输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加强交通专业技术人才梯队建设,造就一批高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全面加强交通技能人才培养。加强交通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公共技能鉴定基地建设,支持所属高职院校、中专技校积极开展产教融合和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实现人才质量的有效提升。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的领导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到交通强省建设全过程,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在推进安徽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发展中的作用,为实现规划纲要目标任务提供根本保证。


(二)加强组织协调


加强规划纲要实施组织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省际互动的协调推进机制。推动各类交通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协同建设。建立部门协商机制,科学配置资源,促进政策协同。健全与周边省份规划建设对接机制,深化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发展工作机制,合力推动省际交通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营。


(三)加强资源支撑


加强规划项目土地等资源供给,突出立体、集约、节约思维,提高交通用地复合程度,盘活闲置交通用地资源。落实公共交通引导土地开发的相关政策。建立国土空间规划等相关规划与交通规划协调机制和动态调整管理政策。


(四)加强资金保障


深化交通投融资改革,完善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多元筹资、风险可控的资金保障和运行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各级财政投入保障制度,稳步加大交通基础设施的政府投资力度。继续发挥交通投融资企业主力军作用,鼓励通过设立交通投资基金、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拓宽投融资渠道。支持各类金融机构依法合规为市场化运作的交通发展提供融资,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政府债务风险。


(五)加强实施管理


强化规划纲要指导作用,完善交通专项规划体系,规划成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国土空间等相关规划,推动规划项目落地实施。省交通运输厅会同省有关部门加快推进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与枢纽系统建设,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加强规划实施动态监测与评估,依据国家、省发展规划进行动态调整或修订。重大事项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报告。


安徽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docx

安徽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pdf



 
 


Tel:(网站)021-51603532;(会议)021- 51603528 51603599;(报告、手机报) 021-51603532;(定制)13482147664;Fax:021-51603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