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5 | 网站首页 | 返回旧版
用户名 密码 新用户注册 |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正文

佳都科技集团:轨道交通“慧”变得更智能

专访佳都科技集团智能轨交解决方案专家郭储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6-13  来源:轨道交通网  作者:李改革  浏览次数:88802

日前获悉,长沙地铁6号线已顺利通过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6月底将载客运营。作为长沙地铁6号线主要建设参与方、智慧化城轨解决方案的规划者,佳都科技集团全面助力长沙地铁6号线的各项工作。


作为专业的人工智能技术产品与服务提供商,致力于为智慧轨道交通等行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佳都科技集团,为智慧地铁提供了哪些创新与实践?为此,轨道交通网(www.rail-transit.com)记者采访了佳都科技集团智能轨交解决方案专家郭储瑜。



基于场景的创新


佳都科技集团成立于1992年,三十年来,佳都科技集团一路见证并参与了城市轨道交通的高速发展,自身也逐步成长为国内具备智慧轨道交通整体解决方案和系列产品成功落地案例的领先企业。其创新推出“华佳Mos地铁智慧大脑系统”“智慧车站”“孪生地铁”等新一代智慧轨道交通产品,业务覆盖粤港澳大湾区及国内超过30个城市,形成全国性全产业链的业务布局。



“随着轨道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佳都科技集团这几年在轨交领域,特别是在智能化、智慧化的轨交业务发展方面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郭储瑜介绍道。以广州地铁“十三五”项目十条线中已经开通运营的广州地铁18/22号线为例,佳都科技集团携手广州地铁集团,共同打造了全国时速最高的地铁线路。佳都科技深度参与其中,全线应用佳都科技集团“智慧车站”系列产品,开辟了“AI+轨交”技术产品场景化落地和大规模创新应用的又一重要实施空间。“乘客端、管理端,还有运维的方式,都做了很大的创新。”


在长沙地铁6号线项目中,佳都科技集团作为PPP方之一,全面参与了长沙6号线的建设。“以往的城轨PPP项目中主要是央企参与,长沙地铁6号线作为国内第一个地铁PPP中,引入高科技民营企业的建设项目,佳都科技集团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实现设计、实施与技术创新的深度整合,以创新型‘技术迭代’取代‘打补丁’式的‘改造模式’。对业主方而言,项目管控更加精简高效,有利于投资和进度的控制,有效避免建设一条‘崭新的落后的新线’的情况发生。”郭储瑜补充说道,“通过‘建设-统筹一体化’的方式,促使‘综合服务商’严格按照业主顶层设计,不断改进、迭代设备品质和性能,从而提升地铁机电系统建造和运维质量,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并实现新装备的首台(套)试点应用。在长沙地铁6号线智慧地铁项目中,我们利用这种优势,率先建成了全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值守的智能客服体系,无人值守,意味着未来的长沙地铁6号线中,见不到票亭,也见不到坐在票亭里的人,全部是基于智能化设备,包括AI设备,通过虚实结合方式给乘客提供服务。”


长沙地铁6号线采取“A+B”(分拆)模式实施,其中B部分(机电安装+25年运营)采取PPP模式建设,委托佳都科技集团与广州地铁等联合体开展负责新线建设任务及后续运营、经营等各项业务。得益于PPP模式的优势,佳都科技集团在长沙地铁6号线的运营管理上也做了很大的创新。与传统按综合监控、BAS、FAS等分专业管理的模式相比,佳都科技集团在长沙地铁6号线上不再按对应专业管理,而是以场景管理,打通不同专业的壁垒墙。郭储瑜娓娓道来:“例如,遇到发生水淹时,发生大客流时,发生火灾时,整个地铁站如何去响应,基于管理模式的变化,佳都科技集团做了一系列的创新。”


以客户为中心


谈到佳都科技集团的核心优势与企业文化,郭储瑜认为有以下三个层面。


首先,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这是佳都科技集团一直在践行的价值观。无论是方案、技术还是产品,佳都科技集团始终强调帮业主解决问题。就综合监控专业而言,延长线厂家的选择受限于既有线厂家,这是目前行业存在的一个痛点。如何实现技术的互联互通,解决新线、老线存在的专业多、接口多、设备多、投资多的“四多问题”,佳都科技集团决定去挑战这个行业难题。


以佳都科技集团今年刚中标的成都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集成及安装项目为例,佳都科技集团投入了大量专家资源,为业主解决互联互通的问题。如何做到互联互通,郭储瑜认为,首先需要有“一碗水端平”的理念与合作共赢的底层思路。“在复杂的专业里,复杂的延长线里,很难与别的厂家做一种完全的责任与安全方面的切割,与其不停地在确定边界,不如共同确定把事情做好的方向,秉承合作共赢的态度,再去做技术上的事。”第二则是技术方面的把控,之前延长线难以对接,是因为当时技术上还没有对接的基础与相关规范标准。如今,随着物联网技术、大数据的技术、容器化的技术、互联网云平台技术等技术的发展,在技术方面有更好的对接基础。“对接时,最重要的是将数据打通,通过物联网协议、开放式协议、企业服务总线、数据治理等手段,是可以将数据打通的。从技术层面,已经具备了打通的条件。”而互联互通之后,能够给业主带来什么样的价值,也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郭储瑜建议,在做互联互通之前,一定要做相应的顶层规划,这样数据互联互通之后才更有方向性与针对性,也才能更好地达到业主的预期。


第二,追求卓越,通过核心自主产品研发,实现佳都科技集团优势核心专业的纵向做深。佳都科技集团的核心战略是大项目+核心定义场景。智慧轨道交通是佳都科技集团重点布局的两个主要应用场景之一。佳都科技集团一直强调将自己的研发做精做深,近3年,佳都科技集团在新产品上投入研发近10亿元。另一方面,佳都科技集团的研发体系围绕业主痛点,将先进技术适配、落地到场景里。



第三是信赖团队的力量,通过大集成项目,实现佳都科技集团集成业务整合的横向扩展。佳都科技集团除了传统的AFC、综合监控、站台门、通信等优势专业,也一直在做大项目。例如,广州地铁“十三五”十条线148亿智能技术与服务总集成项目、长沙6号线101亿元智能技术总集成项目。“如何管理好大项目,如何将承诺业主的管理、技术落实到项目中,非常考验公司的交付能力。这绝非一个人能完成,而是拥有一个非常强的项目执行管理团队,将这些顶层规划不打折扣地落地。团队的力量,也是佳都科技集团的优势。” 郭储瑜说。


“两高一低”的核心思路


从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脉络来看,“十三五”期间是城市轨道交通迈入智能化发展的起步阶段,二维码过闸、全自动运行驾驶等都是这期间的典型代表,城市轨道交通正式迈入自动化、自主化、智能化的发展阶段。


2021年“十四五”开局之年,轨道交通行业开始进入到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工作重点由建设为主逐步转向建设与运营管理并重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如何将新兴技术落地到一线业务场景,做到“两高一低”,即提高乘客出行体验、提升运营管理效率、降低运营生产成本,成为业主关注的重点,这也是佳都科技集团的核心思路。未来,佳都科技集团在轨道交通的业务,将围绕“两高一低”,做细分场景下的解决方案,跨专业解决问题,为智慧化的轨道交通贡献科技力量。


核心智能技术创新者+行业深度应用者


佳都科技集团是专业的人工智能技术产品和服务提供商,提供从基础理论、核心算法到全场景应用的全栈式人工智能技术产品与解决方案,坚持做好“核心智能技术创新者+行业深度应用者”的角色。


“从IT分销商起家,佳都科技集团吃过没有技术的苦。”郭储瑜坦言,“佳都科技集团的定位与佳都科技集团的发展紧密相关,公司领导意识到没有核心技术带来的弊端与问题。”如今,核心智能技术创新者方面,佳都科技集团设立2大人工智能研究院,开展数据和智能中台建设,重点突破掌握计算机视觉、数据科学、数字孪生3大核心技术,构建人工智能技术生态圈,参与4个国家级研发机构的研发工作,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如广州地铁18/22号线,最高运营时速可达160公里,如何确保站台门安全的一部分测试,就是在上述实验室进行。


在行业深度应用方面,聚焦一个“大交通”主赛道(智慧轨道交通、智慧城市交通)和两大主要应用场景(应急管理、公共安全)的目标市场,持续夯实企业数字化升级基础业务,为城市数字基建和精细化治理提供领先的解决方案。


针对轨道交通,佳都科技集团做了很多细分场景。一种是针对传统的、标准的地铁建设,佳都科技集团主要负责提升工作,如模拟的转成数字后,或者数字改成智能分析之后,做一些细分的提升。第二种是创新性的业务,针对智慧城轨、智慧车站、智慧节能、智能运维等需要跨专业创新结合的工作,基于做大项目的专业融合能力,佳都科技集团也做了细分场景和应用探索。


下一代智慧地铁


继广州、长沙之后,佳都科技集团在武汉、北京、深圳等地已落地了一系列智慧地铁项目。面向下一代智慧地铁的核心需求,佳都科技集团将数字孪生、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引入轨道交通领域,进一步打造“安全、可靠、便捷、精准、融合、协同、绿色、持续”的智慧地铁系统。


智慧出行方面,“将乘客被动式管理转变成主动式管理。”郭储瑜说,“围绕乘客出行链条,进行智能化服务的提升。”佳都科技集团的智慧出行方案依托城市交通大脑,打通业务系统烟囱式建设的瓶颈、消除各专业之间数据孤岛,基于出行过程优化服务方式和水平,将服务贯穿乘客出行全链条,强调数据与业务融合,优化服务模式,以人为中心,提高乘客出行体验,为乘客提供更加全面智能的出行服务。


“基于云的线网指挥中心,也是佳都科技集团未来重点的研究方向。”郭储瑜介绍说,“随着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包括通信能力的提升,以往地铁的车站级、线路级、线网级的金字塔结构将迎来创新型发展,变成哑铃型结构。”与以往避免在同一车站进行多站换乘、多条线路换乘的设计思路不同,如今,综合交通枢纽承载了更多的功能和服务。很多创新会围绕车站端进行展开,也就是上述提到的智慧出行。“哑铃的另一端,会将线路逐渐弱化,加强在线网端的能力,如何加强线网端能力,需要云技术,也需线网指挥中心的加强或延伸。”未来的线网指挥中心也将会结合场景、业务做深层次、多专业的快速联动。


智能运维方面,佳都科技集团采用在线监测、故障诊断和预测、数据融合、专家分析决策、全寿命周期管理等关键技术,形成基于状态感知的精准维修模式和面向线网运营场景需求的智能决策,形成体系迭代的智能运维和决策。“佳都科技集团更多时候是从全生命周期看待轨道交通运维。”郭储瑜说,“基于全生命周期看运维,不仅强调技术,更强调运营业务与管理的结合。”以佳都科技集团的核心专业之一AFC专业为例,乘客较喜欢使用最边上的2台闸机,所以这2台闸机磨损相对较多。“佳都科技集团基于之前的在线监测的智能运维技术,可以知道这2台闸机的开闭门次数数据,也能预测此闸机未来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但仅仅到此为止。”如今,将运维结合业务、结合管理,针对上述情况,在地铁非高峰期,可以远程关闭靠边的闸机,打开中间的闸机,乘客通过中间闸机进站,如此可以实现一组闸机的动态均衡,闸机基本可以到达同一个生命周期,这就是典型的智能管理技术加管理方式综合性的创新。“我们认为,运维也到了下半场的阶段,如何与管理深度融合值得思考,最终受益的将是业主。”


此外,基于赋能平台的智能运维解决方案也是佳都科技集团未来关注的一个方向。“目前的智能运维是按站台门、AFC、供电、车辆等专业进行,但全部分专业进行会造成一些资源的浪费。” 郭储瑜总结了当下智能运维的现状。“针对不同专业的共性问题,需要在分专业运维下面构建一个底层的运维平台,将每一个专业里优势与共性的事物抽取出来,沉淀出一种能力,放到运维平台中,供其它专业应用或借调,以此做到运维资源的共享。”佳都科技将重点关注分专业运维加统一运维平台的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郭储瑜认为,运维做得好一定是和整个企业的管理变革紧密相关。未来,轨道交通行业如何做基于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治理也是佳都科技集团非常关注的,并有望形成咨询类业务。


在“双碳”目标下,智能节能也是佳都科技集团的重点研究方向和巨大的市场机会。佳都科技集团也将在这些业务里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



面向未来,佳都科技集团拥抱新一轮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在下一个三十年,佳都科技集团将继续追求卓越,为智慧化的轨道交通贡献科技力量。


 
 
焦点
重磅发文!铁路货运向铁路物流转型
青岛重磅综合交通规划公示
官方回应广深磁悬浮何时建设
我国铁路首次大规模试运动力锂电池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正式印发
《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办法》正式印发
首批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交通强国专项试点任务名单公布
“基于信创安全云的列车自主运行控制系统”总体实施方案通过评审
新版高铁动态验收技术规范发布


Tel:(网站)021-51603532;(会议)021- 51603528 51603599;(报告、手机报) 021-51603532;(定制)13482147664;Fax:021-51603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