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8 | 网站首页 | 返回旧版
用户名 密码 新用户注册 |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正文

以高质量发展开创“双一流”建设新局面

专访北京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稼琼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1-14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浏览次数:15736

过去5年,北交大承担的国家重大项目中,11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1项双主持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还获批了4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覆盖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围绕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这个核心点,北交大推动实施了“高原”“高峰”“知行”计划,探索构建了“本研贯通、学科融通、产学相通、国际互通”的“四通”教育教学模式,有效支撑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铁路大提速、青藏铁路建设、川藏铁路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国轨道交通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中,北京交通大学(下称北交大),是重要创新策源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研发国内首套全自动无人驾驶(FAO)系统,填补我国自主化全自动运行系统空白。创新高速铁路轨道工程关键技术,创建轨道安全状态监测方法和轨道变形识别预警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攻克京张高铁八达岭长城站超大跨隧道建造关键技术,构建城市地下工程建设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形成我国海底隧道暗挖法建造技术体系,研究成果世界领先……北交大在服务交通强国建设方面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过去5年,学校科研经费达56.4亿元,同比增长56%,2022年超过15亿元,创历史新高。承担的国家重大项目中,11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1项双主持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批了4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覆盖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2023年5月,北京交通大学召开第十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开启了学校在新起点上的奋斗新征程。新在何处?何以出新?如何出新?《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日前专访了北京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稼琼。


开启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篇章


《瞭望》:北交大如何开启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篇章?


王稼琼:党的二十大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作出了战略部署,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对高等教育、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这对学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出新要求、发出新召唤,同时也给学校未来发展带来新机遇。

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等国家战略加快推进,需要学校发挥学科优势展现新作为。北京开启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加快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对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赋予新期待。

学校要增强识变之智、应变之方、求变之勇,积极抢抓资源,把各方面机遇和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不断开创“双一流”建设新局面。


《瞭望》:如何实现“特色鲜明”?


王稼琼:北交大最鲜明的特色是交通,但是特色鲜明不意味着把注意力只放在几个特色专业上,而是要建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生态体系,这样学科发展才能走得稳健长远。

过去5年,学校高质量完成首轮“双一流”建设各项任务,学校整体建设和“智慧交通”一流学科领域建设成效显著。在国际四大大学排行榜上,8个学科进入ESI前1%,工程学继续保持世界前1‰;交通运输工程5次在软科排名世界第一。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一流学科体系建设,实现“双一流”建设新的突破。一是进一步优化完善学科布局,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具有良好学科生态的一流学科体系;二是着力打造世界一流学科,深入推进智慧交通一流学科领域建设,力争2至3个学科进入下一轮“双一流”建设行列;三是大力发展新兴交叉学科,积极培育和发展未来交通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交叉学科和前沿基础学科;四是深化学科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落实学科、平台、专业、机构、负责人“五位一体”的一流学科建设体制,实施机构负责人、首席教授、联系校领导“三方协同”的学科负责人制。不断深化人、财、物、房和人才培养“五类资源”配置机制改革。完善学科建设动态评估评价体系,推进学科建设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以优秀师资培育拔尖创新人才


《瞭望》:北交大在高层次人才建设上积累了什么经验和心得?


王稼琼:“双一流”建设,人才是关键。在坚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学校坚持引育人才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努力打造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

一方面是吸引学科带头人。作为战略科学家,学科带头人能吸引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学科骨干、青年学术队伍。为了分层次、有计划、有重点地汇聚一批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团队,学校精简引进审批程序,建立高水平人才补充“绿色通道”;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伯乐作用和青年人才的学缘优势,构建“以才引才”模式;将“完成高水平人才引育任务”作为卓百人才和高岗教授聘期考核一票通过的条件;建立人才引育激励机制,表彰并宣传人才工作先进典型,推动形成主动育才引才荐才的良好风尚。

另一面是营造良好氛围。当前国内外各个领域对交通人才、信息人才需求十分迫切,如何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赢得优秀人才青睐是学校人才工作的重心。我们正在打造多元化、可预期的人才评价体系,力求营造宽松和谐、进取向上的文化氛围,让国内外优秀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在交大潜心科研、安心从教。

过去五年,学校党委成立健全教师工作部,打造全校“一盘棋”人才工作格局,推动高层次人才数量持续增长,新增院士2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40人次。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个。


《瞭望》:北交大是国家级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请你介绍下学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探索情况。


王稼琼:我们围绕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这个核心点,提出了探索构建“本研贯通、学科融通、产学相通、国际互通”的“四通”教育教学模式。

本研贯通方面,我们成立詹天佑未来技术学院,实施本硕博连读的八年一贯制“3+5”培养模式,学生结合自身发展需求选择主修、辅修专业进行交叉学习,实现“一生一案”个性化培养。设置本研一体化教学系统,打通选课排课壁垒,实现本研课程有机衔接。

学科融通方面,我们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打造一批以智能建造、智能制造、智慧交通为代表的前沿专业。组建跨学科、跨学院的教学团队,共同合作开发、建设、教授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学科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产学相通方面,我们推动校企联合共建共育,与北京地铁、沈阳铁路局等行业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实践基地,深化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实习、生涯规划等方面合作。与企业共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将企业前沿技术融入专业课程,共建课程27门。

国际互通方面,我们实施国内外学生全程混班培养、中外合建教学团队联合培养、互换国际交流学制学分对接互认等培养形式。探索跨境办学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2018年以来,共培养选送21人次赴联合国、东盟、国际电信联盟等国际组织实习。

此外,我们还推动实施“高原”“高峰”“知行”三大拔尖人才培养计划。“高原计划”“高峰计划”以詹天佑学院拔尖人才培养特区为载体,着力培养基础学科领域科学研究拔尖人才及特色优势学科未来技术拔尖人才;“知行计划”全面构建“4+3本硕”“4+5本博”贯通的产学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校企协同定制式培养,着力培养卓越工程领军人才。


为占领轨道交通创新高地贡献交大力量


《瞭望》:北交大在服务“一带一路”轨道交通方面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绩?


王稼琼:为解决“一带一路”陆路通道综合物流成本偏高、沿线交通设施和配套服务支撑能力不足、运营组织协调性差等问题,北交大与多家单位开展合作研究,形成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一带一路”陆路通道国际联运技术体系,构建了国际合作新网络。

为促进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体系的移动通信标准和装备“走出去”,北交大发挥学科优势,联合国内外相关企业和高校共同开展了“面向印尼高速铁路的移动通信网络理论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将中国先进的移动通信理论及装备应用到雅万高铁。

为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服务我国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交通部门的重大需求,北交大与多家企业和科研团队合作,使我国高速动车组用车载变压器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瞭望》:下一个五年,北交大将在哪些方面寻求突破与提升?


王稼琼:今后五年,我们要完成“双一流”建设、办学条件“两个突破”。力争智慧交通一流学科领域产出一批引领国际前沿的学术成果,建设更多冲击一流水平的学科;海淀校区实现功能提升和空间优化,雄安校区一期初步建成,办学空间显著改善,“一校多区”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民生福祉持续提升,师生学习工作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还要实现“六个显著提升”。一是人才培养能力方面,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效,全面构建一流人才自主培养体系;二是队伍建设水平方面,力争新增国家和省部级人才项目入选者100人次,不断增强各支队伍活力;三是科学研究贡献方面,强化原始创新和交通、信息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年度科研经费力争20亿元,取得一批具有标志性的高水平原创成果;四是开放合作成效方面,优化升级国内合作模式,全方位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五是内部治理效能方面,健全依法治校体制机制,加速推进数字化赋能教育治理新模式,显著提升管理服务能力;六是党的建设方面,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推动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达到全国党建示范高校水平。


 
 
焦点
1248亿!一季度铁路投资再破历史纪录
官方回复:此地不符合申报城市轨道交通
济南莱芜至钢城有轨电车何时开工?有关部门:暂不具备实施条件
西南交通大学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重庆2024年市级重点项目名单出炉
高速铁路线路基础设施智能运维关键技术与装备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多家建筑央企公布2023年业绩!净利润超千亿元!
合湛高铁最新进展
关于洛阳轨道交通3号线,何时开工?


Tel:(网站)021-51603532;(会议)021- 51603528 51603599;(报告、手机报) 021-51603532;(定制)13482147664;Fax:021-51603552